男主人用本民族的語言認真對斯克維爾說了一句。
斯克維爾翻譯“他說他家的奶牛產的奶可好了,又香又醇,還帶著淡淡的甜味,比絕大多數人家的牛奶都要好喝。”
時聞看著正在擠奶的婦女,遲疑道“這個牛奶還要嗎牛不是生病了嗎”
黏膜病雖然不是人畜共患病,但它是一種熱性、急性傳染病,牛患病后,產出來的牛奶肯定被污染了。
按照書上的建議,這樣的牛奶肯定是不能喝的。
斯克維爾解釋道“不喝也要擠,牛奶留在里,容易造成腫脹發炎。”
時聞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是這樣。”
斯克維爾將時聞的話也翻譯給男主人聽。
男主人朝時聞說了一小段話。
斯克維爾對時聞說道“他說他家的奶牛很好,剛六歲,你要是買回去,治好了能接著產奶,
而且它已經懷崽了,再照顧幾個月,就能產下小牛犢。”
奶牛懷有崽子這個,時聞倒是看出來了。
他們這里的奶牛基本三年懷兩胎,奶牛懷孕了也能繼續產出牛奶,直到臨產前兩個月左右,才沒有牛奶。
時聞對這家的牛頗感興趣,走上前去認真檢查。
這家共有兩頭牛,都是六歲的正當齡奶牛,五月份的時候也統一人工授精了,明年二月左右就能產下小牛犢。
前提是,這兩頭牛的黏膜病還能治好,且小牛犢還能保住,不會流產。
兩頭牛都病成這樣了,肚里的牛犢能不能保住,還真不好說。
時聞繞著兩頭牛走來走去,看身條,看牙齒,看蹄子,看骨架,能看的都看了。
男主人見他一直猶豫不決,顯得有些著急。
最終,時聞請斯克維爾翻譯,表示愿意買下這兩頭牛。
男主人的眉頭松了一些,聽到他說想用三千一頭的價格,卻表示異議。
斯克維爾幫忙翻譯“他說,那些沒有懷崽的奶牛都能賣三千,他這兩頭奶牛帶了崽,怎么也要四千,配種和護理也是一筆費用,你再加一點。”
顯然,這家已經打聽過時聞了,也知道他之前買別人家的牛的價格。
時聞并不贊同這個觀點。
母牛懷崽了,看起來是他占便宜。
但是懷孕的母牛比較虛弱,護理難度更大,哪怕他有過經驗,也不能確保兩頭牛都能活下來。
再者,這戶人家是專業的養牛戶,富有程度在整個鎮都數一數二。
要是他們家比較窮,時聞自己吃點虧,悄悄補貼一下也沒什么。
現在這戶人家比他富有多了,他日子倒過得緊巴巴的,肯定不能多出這個錢。
雙方討價還價,最后,確定這家以三千三一頭的價格賣給時聞,兩頭就是六千六。
跟上次一樣,這家人也請了附近有威望的老人作見證,立下了字據,雙方錢貨兩訖,無論以后如何,絕不反悔。
成交后,牛主人家也給斯克維爾包了個紅包,作為牽線的費用。
時聞跟斯克維爾跑了一天,最后將五頭病牛都買了下來。
這五頭病牛都是懷孕的母牛,也都在產奶。
斯克維爾說這種情況才正常,他之前買的那三頭足齡卻又并未配種的母牛比較罕見。
五頭牛拉了回去,照舊養在牧場的舊倉庫里。
舊倉庫他已經消過毒了,可以重新投入使用。
家里的牛羊也打過黏膜病的疫苗了,相對比較安全。
時聞對照顧五頭病牛還是比較有信心。
一大早上,時聞打著哈欠起來,從床邊拿起一件外套,披上往外走。
萬籟俱靜,天邊晨星,他開門的時候,門發出吱呀一聲,像是驚醒了牧場的清晨。
時聞抬腳就往倉庫那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