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聞先前看過曼加利察豬的資料。
曼加利察豬,也叫綿羊豬,全身長滿了類似綿羊毛的卷毛。
資料上說,以前的人想要獲得更多的肥肉,特地用家豬和野豬雜交出了這種奇特的綿羊豬。
它的特性就是特別肥美,脂肪和瘦肉甚至能達到一比一,肉質也很鮮美,滋味濃郁,比一般的豬要好吃。
最主要的是,它食性更雜,能直接吃牧草、山果等,可以放在牧場上散養,比較適合牧區。
時聞再看老牧民懷里的綿羊豬,露出了好奇的神色“我能看看這豬嗎”
老牧民“您盡管看,我們家還有。”
時聞“我們這里養的這豬多嗎”
老牧民“不多,我帶著來轉悠了一圈,看的人只有幾個,感興趣的一個也沒有。很多人聽說是豬,就理也不理了。”
時聞沒想到老牧民這么實誠,抬頭看了他一眼。
老牧民也沒意識到自己說的話有多利于時聞砍價,見時聞看過來,還笑了一下。
時聞抱著綿羊豬仔細檢查。
綿羊豬圓滾滾的,不過摸起來有點瘦,蓬松的卷毛之下,它的脂肪還不如一指厚。
它的骨架倒正,以時聞看牲畜的經驗,確定好好喂養,它肯定能長得不錯。
綿羊豬不叫不掙扎,異常安靜,只是睜著兩只圓滾滾的眼睛看著時聞,看起來真有點萌。
時聞又摸了摸這胖乎乎,暖融融的綿羊豬,問道“你那里有多少只綿羊豬”
老牧民“三十一只,都是閹割過的小豬,現在還不到六個月。賣得也便宜,三百八一頭,外面都要五六百一頭。”
老牧民似乎害怕時聞不要,補充道“我就帶了一只來,剩下的豬都在我家里,你要是感興趣可以跟我回家看看。”
時聞“你家遠嗎”
老牧民“不遠不遠,就是市區外面的阿拉布鎮,我家在阿拉布山腳下。”
那確實不遠,他們回家的時候順路。
時聞對綿羊豬挺感興趣,便對老牧民說道“那你回去的時候等我們一下,我們跟你過去看看。”
老牧民“哎,我就在那邊等你們。”
時聞還有工作要忙,老牧民在花壇邊坐下,抱著綿羊豬邊曬太陽邊等。
中午的時候,牧業協會的人送來工作餐,老牧民還在那邊,也沒見他吃飯,只從口袋里掏了烤包子出來啃。
時聞心里過意不去,自掏腰包給老牧民買了份午餐,又打聽老牧民家里的事。
老牧民名叫阿布都,世代都是牧民,兒女們在外面做工,就他和老伴居住在山下,以放牧為生。
今年,兒子買了綿羊豬回來,讓老兩口放牧,看能不能開拓點新營生。
沒想到才接回來一個月,綿羊豬就死了三只,直給阿布都兩口子心疼得不行。
他想著可能綿羊豬不適應
本地的氣候,得盡快賣掉。
就在他找賣家的時候,綿羊豬又死了一只。
原本三十五只綿羊豬,現在只剩下三十一只,估計拖幾天,還得再死兩只。
阿布都跟時聞解釋“不是豬帶病,是我們那兒冷,我們養不好,它不適合我們那。”
綿羊豬是否帶了傳染病,時聞還是能看出來的,這只瘦小的綿羊豬就挺健康。
時聞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阿布都說道“我找了幾個買家,一告訴他們,有幾頭綿羊豬在我這兒生病死了之后,他們轉頭就不買了。其實也沒這么不好養,就是我不太會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