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走了幾十里,甚至上百里路,冒著被官兵截殺的危險,也要來遞狀子,肯定是民憤極大,他們是真心希望,能夠有人可以挺身而出,為他們伸張正義,接下他們的狀子的。
在這個世界,之前,哪里有人敢接他們的狀子啊。
就算是進了京,也一樣遞不上去狀子,還沒有見官,怕不是就在街上被人殺了滅口了。
現在,好不容易聽說有個人仿佛敢接這樣的狀子,便是明知道會有人截殺,都是冒著危險過來了。
此刻,他們只擔心,這遞上去的狀子,到底這個傳說中的石牧大少,敢不敢接啊。
畢竟,這狀告的可不是一個尋常小官。
那可是燕州刺史,皇帝親信,官拜從一品的!
京師就在燕州之內,可以說燕州是京師的第一道安全屏障,如果不是皇帝信任的人,不是心腹,也不可能把人安插在這里任刺史。
百姓們,也都明白這個淺顯的道理,所以,此刻也都惴惴不安的等著石牧對狀子的反應。
接,還是不接?
石牧很是心疼這些百姓。
這些百姓,如果不是被逼得實在活不下去了,誰愿意冒死前來狀告一個封疆大吏。
雖然被狀告之人是封疆大吏,皇帝親信,茲事體大,但是,為了百姓蒼生,石牧,義不容辭!
石牧淡淡的把狀子收了,仔細的揣在懷里道了:“狀子我收了。三天之內,必有結果。”
前來告狀的百姓們,還不知道石牧的話,是不是當真,是不是值得相信。
但是,此刻,都是像是抓住一個救命稻草一樣,不停的跪拜磕頭,哭泣喊青天!
石牧聽了,心里卻更加不是滋味,喚了水軍校尉過來,讓他安排運城的縣官安排這些人的溫飽問題,讓水軍校尉告訴他,也就只用管理這些百姓最多兩天的時間,之后,燕州的事情解決了,自然這些百姓就都會返家了。
“公子的話,此地的縣官不敢不聽。事關百姓死活,他敢不從,我都不饒他。”水軍校尉這樣道,然后帶著衛士,就是馬上趕去運城縣衙,讓他們去安排去了。
這些百姓,也被衛士領著到其他空地,等著縣衙來人至少開一個粥鋪,先管她們吃飯了。
看到這些衣衫襤褸的百姓,石晴兒還小,也都知道看到了,心里難受。
此刻,也已經主動偎依進石牧的懷里,安靜的不出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