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做的月餅林嶼霽分出了好幾份,其中有一份是要給孤兒院的小朋友的。
趁著連著的國慶假,他剛好帶著月餅去了一次陽光收容所。
院長今天不在,值班的是一位志愿者同學,小朋友們也沒有在外面玩鬧,林嶼霽進了教室,才發現今天還有額外的訪客。
女人打扮低調高雅,唯有頸上亮眼的碎鏈反常的具有昂貴標簽和標志性的記憶點。
“溫女士。”林嶼霽主動打了聲招呼,“雙節快樂。”
溫忱音見到他也很意外,“雙節快樂。”
“十一哥哥節日快樂。”
“十一哥哥今天帶了好吃的嗎”
“是月餅誒。”
身邊的小朋友也紛紛放下了手里的畫筆,湊到了男生的身邊,嘰嘰喳喳的很熱鬧。
林嶼霽今天帶了很多,給每個小朋友都分了一個,又送了一個給一旁安靜的溫忱音,“您要嘗嘗嗎”
溫忱音“謝謝。”
她看了眼和他關系不錯的小朋友,問道“林同學,你經常來”
林嶼霽“來的次數不多,每個月也就一兩次,最近剛好趕上假期,所以頻率多了一點。”
包裝袋上的封口帶了點不齊全的褶皺,很粗糙的手工,溫忱音拆開包裝,輕輕咬了一口。
她笑了下,問道“你自己做的”
林嶼霽“和朋友一起做的。”
倒是很多才多藝的一個小孩。
溫忱音笑了下“方便再多送我兩個嗎,我兒子也喜歡吃這個。”
林嶼霽應下“當然可以。”
他對這樣真心實意做實事的慈善家一向尊重和愛戴。
身旁的小朋友纏著他彈鋼琴,林嶼霽沒有拒絕,列出幾首曲目,以供他們挑選。
溫忱音揚眉,參與話題,報出小晏比賽前苦練了很久的那首鋼琴曲。
小晏那天晚上比賽輸了,一直耿耿于懷,身為母親,她一直記憶深刻。
林嶼霽倒是有點意外,不過他很坦誠“克羅地亞狂想曲對于演奏者水平要求很高,我還沒有那么高的鋼琴技巧。”
溫忱音看向他“你的卡農演奏的很好。”
林嶼霽愣了下,反應過來“校晚會您也在”
溫忱音嗯了一聲,莞爾“小兒子在京大上學,林同學,你那天的表演很精彩。”
那天之后再次聽到他的名字是從則桉口中,小晏喝醉酒,還是這位林同學擔心他的安全,聯系了他哥,這才避免了可能發生的意外。
某種意義上來說,林嶼霽算是自己兒子的恩人。
溫忱音看向他的眼神中多了幾分欣賞和喜愛。
林嶼霽道“我鋼琴只學過幾首,其他的沒有怎么了解,技巧一般,算得上有點天賦。”
溫忱音“卡農是其中之一”
林嶼霽笑了下“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首。”
他沒有再解釋過多,小朋友們挑選出來的還是最喜歡的那首卡農。
男生坐在鋼琴前,眉眼溫潤如玉,神色專注,修長的指尖在黑白琴鍵上流連,空曠的教室內再一次響起熟悉的樂曲,一如在舞臺上是的認真和全身貫注。
靈動的樂符裹挾著濃烈的情緒,讓在場的小朋友陶然其中,搖頭晃腦。
樂曲的享受以極致的情感投入而非技巧本身,也不怪當時在場的人把票都投給了這個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