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下午4點,陳爭最后一個離開會議室,經過空無一人的走廊時,忽然停下腳步,看向貼在墻上的案例。
一年前,省會洛城剿滅了犯罪團伙“丘塞”,成功阻止一起恐怖襲擊。陳爭的視線留駐在案例的一角,眉心輕微地蹙起。許久,他長而沉地呼出一口氣,拿著文件的右手用力,手背上浮起青白的筋。
走廊的另一端響起輕快的腳步聲,陳爭回過神,轉身欲走。
“陳主任”許川聲音洪亮,揮舞著手里的資料大步向前,“你在這呢這是洛城剛送來的新案例”
陳爭點頭,沖許川笑了笑,“你們組先看看吧。”
許川年輕,今年剛分來研究所,積極性特別高,聞言立即站直,“是陳主任,我盡快給你出報告”說完,許川風風火火離開,陳爭看著他的背影,一時有種將他從這里調走的沖動。
竹泉市刑事案件心理研究所,并不是心懷希望的年輕人應該待的地方,許川的宏圖和志向,應該去其他地方實現。
此時已是9月中旬,炎熱的盛夏到了尾聲,窗外的老樹開始落葉,尚且燥熱的風將一片葉子帶到了窗沿上。陳爭撿起,心想,自己這樣的人才應該在這里消磨時光。
就像這座無人問津的研究所本身。
往前數五年,這棟老樓還是竹泉市北頁分局的辦公樓,分局搬去新地點,這里便閑置下來。近些年刑事犯罪中的心理要素越來越重,省廳決定成立一個研究所,匯集省內已經偵破的重案要案,研究心理要素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研究所雖然在竹泉市掛名,但直接受省廳管轄,研究員們的級別都不低。
然而心理研究的初衷雖好,數年執行下來,研究所卻成了雞肋般的存在。研究員并不能參與一線偵查,和省內各支重案隊難以溝通,能做的只是琢磨已經偵破的案子。
人人皆知,研究所的工作不過是閑職,容納的是一群看不到前途、沒有上進心的人。
不少人是被降職調來,但陳爭是個例外,他是主動調來這個閑職崗位。
閑職也有閑職的好,不用像做省會洛城的刑偵支隊隊長時那樣天天頂著整座城市的壓力,不用吃睡在辦公室,到點了就能下班。
這樣風平浪靜的日子,陳爭已經過了快一年。
研究所周圍的建筑、街道都十分陳舊,夏末的光景一掃,更有上世紀的味道。也許是下午再次看到了洛城的案例,陳爭情緒有些低落,經過熟悉的市場時,忘了進去買晚餐需要的食材。
陳爭住的楓書小區離研究所不到兩公里,過兩條馬路,再轉兩個巷子就到了。小區外面的小吃巷一到晚上便變得熱鬧,餐飲小販就等著賺這幾個小時的錢。
陳爭來到一個涼拌攤邊,打算隨便買點對付過去。熱情的老板將塑料碗往前一遞“哥,今天想吃什么”
這家涼拌攤叫小燕涼拌,生意很好,老板小燕也是楓書小區的住戶,二十來歲,勤勞、大方。上半年一個雨天,她一人推著餐飲車,陳爭幫她打過傘,后來她每次看到陳爭,都會爽朗地打招呼。
陳爭挑了幾樣素菜,加上一個雞腿,付款后等著小燕給切小拌作料。小燕涼拌比別家賣得好的秘訣就是最后拌作料這一環,這條街上的還有兩個涼拌攤,但都是客人挑好就結賬走人,作料是事先就淋在菜上的。而小燕會將結過賬的菜品重新切一次,再現場拌作料。這樣雖然耗時一些,但不少客人都愿意等。
陳爭等待的時候往旁邊看了看,這一看,視線就釘在一張生面孔上。
是個高大的男人,穿著寬松的黑色背心和灰色大褲衩,正汗流浹背地打著刨冰,做冰湯圓。男人看上去不到三十歲,寸發,和不少小販一樣戴著透明口罩,打刨冰時手臂的肌肉浮現,青筋的走勢充滿力量感。
陳爭看了看上方的招牌,小超人冰粉,沒錯,還是原來的那家。
但人怎么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