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想著,顏頃帶上三分急切,追問道“王總管,辛三爺是去哪里了”
“這咱家也不知道啊。辛三爺一向跟著王爺,只有王爺吩咐得了他,他做的事也只有王爺知道。”王總管攤了攤手,表示在辛追月去向這件事上,他愛莫能助。
顏頃回到書房,向趙明玉問起辛追月的下落。趙明玉十分配合地告訴他,辛追月去八清宮城南郊外的幾處作坊,處理事務去了。趙明玉甚至體貼地問顏頃,是不是要去尋辛三爺如果是,他可以派人為顏頃帶路。
趙明玉的配合,反而讓顏頃動搖了,剛剛升起的辛追月有問題的猜測。
顏頃略一沉吟,心道趙明玉和辛追月真是兩只得道的狐貍精抱成了團。自己現在去追辛追月,指不定就真的中了他們的“調虎離山計”
顏頃立刻搖了搖頭,婉拒了趙明玉的“好意”。他選擇繼續留在八清宮,盯著趙明玉的動向。
趙明玉好似十分遺憾顏頃沒有“中計”一般,面露可惜。然后他將臉上的可惜迅速一收,帶著幾分戲謔說道“本王呢,在朝中沒有權勢,只能將精力用在市井生意上。家中來往的人極多,身份各有不同。開封府要想監視本王,只你一個人,恐怕不夠。”
“王爺說笑,開封府不曾下達這樣的命令。”顏頃一邊應對趙明玉,一邊小心鋪開自己的靈力,將整個汴京都囊括在靈力探測下。
顏頃沒有在汴京找到辛追月的蹤跡。他立即將靈力向外推出百里,果然在趙明玉說的城南郊外,一處作坊瞧見了辛追月。
顏頃走到那幅趙玉賜大加贊賞的瘦筋體書法前。趙玉賜倒是沒有在胡亂地拍馬屁,這幅字確實妙得很,獨樹一幟,當得“大家”兩字。
“王爺。”顏頃瞧著墻上懸掛的瘦筋體,問書桌那邊懶洋洋看書的趙明玉,“這幅瘦筋體,你是臨摹的哪一位書法大家的”
“你有興趣”趙玉賜反問,沒有正面回答顏頃。
“想見一見。”顏頃回道。臨摹已是如此精彩,真跡又當如何絕倫想必創造這字體的人,是一位十分了得的人物。
“死了好多年了。”趙明玉頗有幾分涼薄地說道。
顏頃“哦”了一聲“能見見真跡,也是一種幸事。”
“哦”趙明玉發出一聲怪異的輕笑,他似在諷刺一般,問顏頃道“你覺得是七星龍淵劍稀罕,還是這人的一幅字稀罕”
七星龍淵寶劍,是上至朝堂君王,下至江湖游士,無不向往的十大名劍之一,素有“誠信高潔之劍”的美譽。這世間只此一把。
能得到七星龍淵劍的人,會拿不到一位書法大家的真跡嗎尤其是這位書法大家極可能是近代乃至當代的人。
顏頃嘆氣,小賢王話中的意思,無非是說這位已經死去多年的書法大家,他的手稿真跡都已經不存于世了。
這真是一件字畫界莫大的損失
顏頃是識貨的人,他知道,這位大家的真跡未能現世,就是道一句大夏數千年瑰麗文化的一大損失,都不為過。
顏頃一邊感嘆,一般注意靈力的反應。此時,辛追月已經干完活,走在回京的路上。悅客來客棧內,展昭正在小憩。白玉堂接替他,坐在墻邊監聽隔壁。通過靈力,白玉堂“瞪”了顏頃一眼,不許他偷看。
顏頃從善如流,收回了布置在悅客來客棧的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