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說到他們的時候,徐福就覺得不好。他知道做他們這一行,榮華富貴來的容易,小命丟的也容易。
只是沒想到自己敗露的這么快,還沒等他想到什么辯解的話,秦王身旁的執戟郎闖了進來,將他們團團圍住,說秦王已經下令要將他們盡數處死。
還好,天幕給了他們一條活路。
雖然徐福和這些方士都不知道什么是火藥可是既然是從煉丹爐里出來的,他們不懂也可以裝作明白的樣子。
這“火藥”還得能爆炸,那不就是和他們煉丹失敗,炸爐時的反應一模一樣的嗎
三個月呢,沒準就造出來了。
于是,他們對視一眼,心下了然。既然要他們造東西,那肯定得有原料啊,而且他們要是吃不好,睡不好,那這么重要的東西又怎么能練成呢
所以,雖然這東西看起來像一道催命符,可其實確實他們的保命符。
徐福深諳其中道理,正要索取更多。
秦王又傳了道命令,渾水摸魚者,即刻杖殺。
杖殺
“徐福仙長,你可還需要休息”
“不用了。”徐福努力擠了一個笑容,實際上比哭喪還難看,“小人怎么能稱得上仙長啊,既然陛下下詔,小人自然是立刻去辦,立刻就去辦。”
下相縣項梁,他忽然面如死灰。先秦的人多少都有點迷信,他此刻從天幕上聽到了自己的死期,自然也無法控制的有點害怕。
剛才還在想著預知到未來的事情,便是可以去利避害的他又一次沉默了,天幕所講的未來真的能夠改變嗎
不僅如此,項羽他尊楚懷王為義帝,卻背信棄義。他沒有遵守先入咸陽者為王的約定,反而自封為西楚霸王,學周天子分這封各路諸侯,還讓衡山王與臨江王殺死義帝。這也都罷了。
大家都知道漢初三杰的張良他一心復興韓國,他雖然在開始的時候跟隨劉邦,但是在韓王成被項梁立為王之后,一心跟隨韓王。可是項羽卻已韓王無軍功為由,不讓韓王歸國,反而廢為侯,緊接著又在彭城殺了韓王。
事已至此,張良只能再次去投奔漢王劉邦,這也是為后續楚漢之爭,他敗給自己埋下的又一個隱患。
沛縣,劉季端著酒碗和蕭何談笑說道“你看這天幕上講的項羽倒是有意思。只不過,我更想聽勝者的故事。”
蕭何無言,端起酒碗一飲而盡。
劉季自顧自的說著“此人在某種程度上也算厲害,只不過我更好奇這劉邦是哪位你讀史,不如說說,六國那家有劉氏”
可是有意思的是,他不能知人善用,性子里似乎又嗜殺,卻竟然沒有殺掉對他威脅最大的劉邦和韓信。
大家都知道鴻門宴的故事,氣得范增咒罵“豎子不足與謀。”韓信最初投奔的并不是劉邦而是項羽。他曾是項羽的一個郎中。只不過,他多次獻計卻不被項羽采納,最終只能投靠劉邦。韓信這樣的人如果不能重用,就要殺之。可是項羽卻讓他逃了。
項羽他還隨意聽信讒言,攻打自己分封的諸侯,使其離心。諸侯害怕項羽卻從來沒有敬畏于他。甚至,陳平區區小計,就讓他懷疑為他謀劃半生的范增,氣的范增告老還鄉,最終病死在了途中。
垓下之戰,各路諸侯皆反。項羽幾乎是腹背受敵,簡直可謂是眾叛親離。就算給他一次機會,以他樹敵如此之多,恐怕也是難以卷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