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的兵卒,大秦的郡縣難道就是如此的不堪一擊嗎
在他們不斷進兵攻打這些郡縣的時候,也同時吸收新的兵卒來壯大自己的隊伍。或許是打著公子扶蘇的之名很多人都愿意響應,也或許是伐無道誅暴秦的口號激起了這些麻木的黔首,起義的隊伍擴充的很快。
陳勝在到達了陳縣的時候,已經擁有了步卒幾萬人以及騎兵上千人還有兵車五六百輛。幾乎是毫無疑問的,陳縣的郡丞戰死,他們也很順利的進入到了陳縣。進入之后,他們召集了當地的豪強開會,陳勝此刻已經不愿意再搭著公子扶蘇和項燕的名義。他迫切的想要自立為王,并且得到了響應。
于是,陳勝自立為王,對外號稱張大楚國。
嬴政收回了剛才的驚訝,轉而換上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雖然現在聲勢浩大,大從這來看,怕是距離失敗也不遠了。
從此,各地的黔首掀起反抗熱潮,他們殺死郡縣的長官而投身于起義,六國的舊貴族也趁亂世而自立。
物極必反。
或許是沉浸在不斷取勝的喜悅里,陳勝開始自負,同時做了一個非常冒進的決定,他將吳廣封做代理王,命令他率領各將領向西進攻滎陽。陳勝又去命令武臣、張耳和陳馀一起去攻占原來趙國的轄地,同時派了鄧宗攻占九江郡。
現在已經是三路兵馬齊發。大家想想,一旦出了意外
偏偏還真的出現了意外,由于當時信息不通,和陳勝已經分兵兩路的葛嬰到達東城之后,他不知道陳勝在陳縣已經自立為王,他就自作主張立了襄強為楚王。等到后來葛嬰聽說陳勝自立為王的消息時,他立刻就殺了襄強,但是已經晚了。
葛嬰一到陳縣,就因為私立楚王的緣故被陳勝所殺。扶南從道義角度不評判陳勝誅殺葛嬰的對錯,僅從他當時的自身利益角度來看這絕對是失敗的。本來陳勝的做法已經足夠冒進,再斬殺忠于自己的大將而立威,會讓他最后無路可走
然而還不止如此,陳勝野心之大,竟然繼續發兵。他又命令了周市攻魏,而還讓周文直接西攻咸陽。
嬴政看到代表了陳勝起義軍的藍色駐地同時發出了五條不同方向的箭頭。他輕嘆了一口氣,估計這次所謂的義軍也就止步于此了。
好,那我們來說說這五路兵馬后續的發展,首先是向西進攻滎陽的吳廣。
藍色箭頭所指的方向,那一對藍色的小人開始了進攻,然而雙方互有傷亡卻一直僵持。
然而,這次他沒有那么好的運氣,李斯之子李由是三川郡郡守,他防守滎陽,吳廣久攻不下,最終于手下兵卒失和,被下屬田臧斬殺。然而田臧也沒有能力帶了士卒突圍,最終全軍覆沒。
象征著吳廣的那一隊兵馬瞬間消失了。
然后是武臣,在他到達邯鄲以后,就自立為趙王,讓陳馀做大將軍,張耳做左右丞相。陳勝因此軟禁了武臣的家人。兩人失和以后,武臣便不向西發兵而是北上準備攻占燕地,然而武臣派出的將領韓廣竟然也學他自立為燕王。
這支兵馬從藍色箭頭變成了黃色,緊接著又調轉了方向分出一支北上,北上那支兵馬又變成了橘色。
大家是不是覺得很有趣真是因果循環。簡單說一下,兩人結局武臣的手下不滿斬殺了他。而韓廣則是因為項羽的緣故,項羽分封他手下臧荼為燕王,把韓廣遷為遼東王。而韓廣不肯遷移,最后被臧荼所殺。
這兩支兵馬漸漸變成了暗色,意味著蘇扶南不會再提及。
周市經過一些混亂之后攻占了魏地,大家想立他為魏王,他卻不肯接受,只同意做相國。最后被章邯所殺。
至于攻占咸陽的周文,他在進入函谷關之前非常順利。不過近在咫尺的義軍終于讓秦二世開始感覺到了害怕,他慌忙以章邯為將讓他率領以犯罪的囚徒和奴仆所組成的兵卒來鎮壓起義軍。周文最后自殺。
章邯則乘勝追擊,進攻陳縣。陳勝似乎終于耗盡了他所有的運氣,他又戰敗了。為了活命陳勝選擇逃跑,然而
他最終死于車夫之手。
嬴政聽到這個結局毫不奇怪,反而是早有預料一般,他轉身饒有興致地發問“扶蘇,你覺得這場起義因何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