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經過剛才的一件事,再也不出口多言。只是默默的記住了將來要發生的事情,黃河會有泛濫。如果有朝一日,他有能力一定會選擇良才及時治理黃河。
天幕陡然一變,與此地相反,另一處地方。
烈日炎炎,陽光炫目。顯然是很多天都沒有下雨了,田壟上的農人想辦法去井旁取水,然而剛打的井卻已經干涸了,連自家的飲水都無法供給,更不要談澆灌秧苗了。天幕亮了,又暗暗了又亮,一晃十來天過去,卻沒有絲毫降雨的痕跡。
老人為了節省一口水,暈厥倒地,嗷嗷待哺的小孩子整日吵鬧。農人每天愁眉苦臉,春耕剛剛插的秧苗已經變得枯黃,如果再這樣下去,今年勢必就要減產,甚至是絕收。
一年多日沒有降雨,農人不由得去懇求當地司巫做法祈雨,巫祝們自然是答應下來,因為每一次祈雨,他們都可以借此收獲大量的金錢。可是旱災仍然不斷,農人眼里的星火逐漸變成了失望。
然而面對著旱災和洪澇,王莽又做了什么呢改元還有大赦天下。據說他的統治只才到三年,就有數萬人因為各種原因而死。
剛剛還跪在地上俯身下拜的黎庶,此刻眼神中突然沒有了神采,他們默默地立于田壟之上,緘口不言。
好像是想說什么為王莽也為他們自己,做最后的辯白,可是最終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明明王莽是是他們傳送敬仰的大賢圣人,他們不應該輕易質疑。
明明天幕上的場景還沒有降臨在他們身上,可是他們卻覺得像是親身經歷了一般。因為對于這個時代的黎庶,饑餓對于他們的記憶是永遠無可磨滅。
半晌,終于有人說話,可是這些農人已經哭嚎的嘶啞了。
“上天何其不公,為何不能為吾等農人留一條活路貪官污吏,貪官污吏我們信任安漢宮只不過是想為自己的生活多一點盼頭罷了”
“安漢公,安漢公我家每年年末祭祖都把你當成我家先祖一樣的祭祀,你為何為何”
劉秀眺望著田壟那頭的人,突然察覺到一種悲哀。這個時代底層的黎庶永遠把希望寄托身上,但是如果說有錯,他們也沒有什么大錯。
畢竟對于他們來說,祖祖輩輩在田埂上辛勤忙碌,然而很多人卻仍然終其一生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識。
這樣的人不被逼入絕望的境地,是絕對不會揭桿而起的。因為他們渴求的只是能夠勉強飽腹的糧食,卻連這樣也做不到。
于是各地的人民揭竿而起,所為的原因都各不相同,比如北方的百姓,因為北征匈奴的軍隊目無軍紀,時常騷擾百姓而使百姓奮起反抗。比如說第一位女性農民起義的領導者呂母因為兒子不愿意懲罰交不起稅的百姓而被處死,她散盡家財最后拉起一支起義的隊伍。其中最大的兩支隊伍就是綠林和赤眉,一南一北兩支起義軍。
綠林起義顧名思義,發生在綠林山。這場起義甚至讓我們聽起來很不可思議,因為它的起因僅僅是受災的百姓由于饑餓不得已去荒山挖掘鳧茈也就是荸薺而果腹,結果引發了爭搶,當地,的兩個王匡和王鳳因為給人調解,在饑民之中很有聲望,所以被推舉為首領。而由樊崇帶領的在山通起義的起義軍則稱為赤眉軍,因為他們會把眉毛涂成紅色,用來區分自己人和敵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