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膽子逐漸大了起來,雖然仍舊維持著謙和的外表,但是野心早已暴露無遺。他向王政君再行拜禮道“太后陛下,與其將江山留給一介無知小兒,何不能讓莽來治理”
王莽此言一出,原在太后王政君身旁的建章太仆都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原來這個以仁德著稱的安漢公,其實在他的內心之中,竟然藏著這么大的陰謀和野心。
他已經無所顧忌,十幾年積攢起來的名聲極有可能在這一夕之間傾覆。王莽再也不需要掩飾自己的本心了,現在想要挽回他需要權力,他可以再次改革,只要,只要他能夠規避天幕所說的謬誤,就可以讓他的新朝千秋萬代。
對,天幕不是要亡他于此,反而是要擁立他,讓他稱帝。
王政君完全沒有想到王莽竟然直接攤牌了,她怒目而視,罵道“你,你你朕之外家怎么就出了你一個謀朝篡位的奸臣王家得劉氏之恩而興,還未有幾代就要在你的手中敗光了”
“太后陛下,若是臣生于盛世,自然愿意當那輔佐忠臣。可是臣生在亂世,比償還劉氏的恩義更重要的是社稷。臣只能做亂世之梟雄,無論后世如何評價,臣不改初心。”
王莽言之鑿鑿,擲地有聲。
王政君已經找不出來什么詞語去反駁,只能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說道“你口口聲聲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心中到底想要的是什么,你自己最清楚天幕如今都已經將你的所作所為盡數曝光,你覺得你在朝中還有多少支持者民間又有多少”
王莽卻全然不覺,天幕上所展示的他上位后的所作所為或許能讓天下黎庶他感受到寒心,可是漢朝的帝王不早就在天下人眼中失德了嗎與其再次祭天標榜他們受命于天,為什么不能讓他嘗試改革,嘗試去造就那個他的理想之中的時代。
然而天幕卻繼續說著。
在昆陽之戰過后,起義軍獲得了大量的牛馬谷物,進而發援兵支援圍困宛城的劉縯,劉縯也成功攻克了宛城。然而在在這個時候,起義軍內部的矛盾又擴大了。劉縯代表的劉氏集團和綠林起義軍本來就不是一個利益集團,在綠林軍集體擁立懦弱的劉玄為帝的時候,劉縯就已經不快。而曾經還有一次,綠林軍中的一支平林軍在攻打新野城的時候,久攻不下,而新野城宰卻稱,他可以投降給劉縯。
種種積蓄已久的嫌隙被激化,矛盾在這一刻突然爆發,劉縯和劉秀在這些戰役中獲得了非常高的聲望。曾經支持劉縯的那些豪強再次支持他企圖徹底奪權,劉縯的部將劉稷甚至公開表達劉縯兄弟二人,才是能夠圖謀大事的人。
劉良聽到這都不禁打了一個寒顫,劉縯劉伯升,這小子如此冒失行事,豈不是要害了他自己也害了劉家啊。
劉縯卻想著,按照天幕所說,他當時有聲望又有士兵,如此怎么不能搏一搏帝位
他何錯之有
由于劉玄實在是性格懦弱,劉縯和部將劉稷不服從的囂張氣焰愈演愈烈,劉稷竟然公然反對接受劉玄給他的受封。于是這給了王匡一個機會,起義軍直接將劉稷逮捕,然而又將劉縯逮捕。在這種情況之下,劉玄下令殺了劉稷和劉縯。
這樣看來,我們經常調侃的位面之子在某種程度上極其不幸,反莽復漢的過程,其實是他不斷失去的過程,年幼喪父的打擊之后,在戰爭中他失去了二姐二哥,嬸母和兩個堂弟,還有大哥,他的母親也在推翻王莽前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