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統一北方的真正決定性戰役當要數官渡之戰。
此刻曹操心中突然涌動起一絲詭異的不安,他命令屬下“快,去取輿圖,取輿圖過來”
手下不明白今日的主上為什么突然激動了起來,他們惴惴不安,卻一刻也不敢怠慢,立刻取了輿圖,呈給曹操,然而還沒有等曹操接過,就聽見
眾所周知,這場戰爭是曹操和袁紹之間門的決勝性戰役,也是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咣當”一下子,曹操愣住在了原地,袁紹嗎
“是了,果然是他這是避不開的一戰。阿瞞啊,人家是三公之后”他就是個宦官之后而已,總歸不是同路人。
曹操的下屬不明白他如此激烈地反應,害怕被降罪,于是趕緊跪地求饒。而曹操卻理都不理。
不知道為什么,曹操突然又笑了起來“哈哈哈哈哈,也好啊,也好”
屬下頓時頭皮發麻,心中暗道完了。
其實算起來袁紹和曹操也是童年相熟的玩伴,稍長一些時,還一起共事過。在年少之際未嘗是沒有真正的友誼的。然而在長大之后,恰逢的這場亂世讓他們逐漸生出嫌隙。甚至在種種事情上愈演愈烈。
比如說,袁紹曾經想擁立幽州牧劉虞為帝,但是遭到曹操的堅決反對。袁紹當時對此比較不滿。后來,袁紹得到一枚玉印,就拿著這枚玉印暗諷曹操覬覦帝位,意思是曹操都已經想著將玉璽系在自己的肘上了。
后來,曹操對袁紹的評價也多為負面的,說他的為人志向大但是缺乏智謀,常常擺臉色但是卻沒有膽量,還嫉賢妒能,不會指揮。
袁紹已經氣急敗壞“好啊,你個阿瞞曹操,你竟然如此認為于我他如今可是有能耐,不但想對我發號施令,恐怕還是想徹底鏟除我吧”
袁紹氣急,他自認為對曹操不薄,不但幾次救過曹操,甚至給他請封東郡太守,而他,他是怎么做的
就在去歲,曹操迎接天子劉協并遷都于許昌。結果曹操就開始以天子的名義總攬大權,甚至于對他發號施令
以后是不是還有滅了他啊
豈有此理簡直豈有此理
袁紹好像無法明白,為什么自己身邊的人一個又一個棄他而去,先是從弟袁術,又是曹操。他自認為自己沒有什么對不起他們的啊
好了,現在扶南來講講官渡之戰吧。由于曹操勢力的一再擴大以及劉協也在曹操那里,袁紹終于按耐不住,想要奪回在政治上的主動權。于是他決定出兵攻打曹操。并且派出了十萬精銳步兵和一萬騎兵奪取許都,這樣的兵力,儼然是要全殲曹操了。
袁紹“咳咳”發兵的人原來是他啊,那,那沒事了既然,他攻打曹操,那就一定是曹操的問題,絕不可能是他的錯,最后的贏家也一定會是他袁紹。
袁紹胡思亂想起來,似乎根本沒有注意到天幕之上早就說了這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而他就是失敗的那一方。
而曹操當時僅僅有三萬余人,這場戰爭的取勝離不開精彩的聲東擊西。
袁紹率領的士卒本是準備進軍黎陽而渡河,并且又派遣顏良進攻白馬。可是曹操卻聲東擊西假裝要渡過河于袁紹決戰,實際上卻讓袁紹偏離進軍路線而分兵向西。然后率騎兵突襲白馬的顏良,將其斬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