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據荊州的劉表“”他可還沒死呢。
占據益州的劉璋“”
張魯此人確實狂妄,不愿意聽從他的調遣。但是他既然以后都會殺了張魯,怎么還說他懦弱呢
徐州,劉備望向天幕,看著那兩個人隔著窗欞互相答禮,他也繼續去聽天幕上那個名叫“諸葛亮”的謀士未來給他的謀劃。
“劉公既然是漢朝的皇室后裔,并且還聲名遠揚,那么為何不占據荊州和益州,更廣泛地吸納于天下的賢才為您效力呢劉公只要做到對內修理政治,對外聯合孫權以抗曹操。并且向西和南安撫戎夷,便可以促成來日之大業,復興漢室。”
荊州和益州嗎可是那里也是劉氏的宗親啊,他需要和同宗爭奪地盤嗎
劉備隨即又想到了自己的處境,如今他爭奪著徐州之地,前面有強敵呂布,后方又有曹操的指使,向南還有袁術。
這三位可都是不好應付的,就算他劉備今天能得到這一州之地,來日又真的能守住嗎或許,他真的應該去找天幕上所說的謀士諸葛亮。
可是大家都知道諸葛亮制定的戰略雖好,但是劉備后來卻沒有時刻遵守。當時的情況,劉備依附于劉表。在劉表病重即將要撒手人寰之際,他叫來了劉備,并且主動要求把這荊州之地讓給劉備,而不是給自己的兒子。
劉表聽到這里,表情有些許的緩和。它甚至于自己的實際情況,他有三子,長子劉琦,次子劉琮,三子劉修。
三子劉協修尚且年幼,而且他這般年歲就只喜歡吟詩作賦,恐怕不是治國理政之大才。
至于剩下的那兩子若是論起來劉表的心意,他更偏愛于長子,但是他后娶之妻蔡氏卻似乎不待見長子,若是用力,他們其中一人為嗣,恐怕都會引來爭奪,兄弟相殘,唯恐不妙。更何況這兩個兒子在為人處事上確實都有欠缺。
而與其相比劉備卻是,已經名聲在外。倘若假以時日,劉備真心過來歸附于他,其才其德,未必不可真的將荊州讓與他。
但是,劉備卻沒有接受。
劉表原本已經松動的表情,再次轉變為錯愕。他不明白為什么劉備不愿意接受
他一有謀士為他出謀劃策,說占據荊州是最好的選擇,二又有他臨終的遺詔受命委任,可謂是順理成章,選擇接受不是很好嗎
在劉備的角度看來,他認為自己已經和劉表兄弟相稱,并且劉表確實待他不薄。如果這個時候趁人之危而取代他兒子的位置,自己得了荊州,不但會引來外人的口舌,而且他自己內心難安。
可能很多人理解不了劉備當時的所作所為,所以對于其偽善,偽君子等一系列的說法都愈演愈烈。但是扶南以為,劉備此人雖然有缺點有疏漏之處,也可以說他善于謀略和打動人心,但是他性格的本質還是仁德的。當然不可否認,這種性格在某些方面可以說是優點,可是在某些情況之下,又是致命的弱處。
劉表的內心突然大受震動,劉備此人,還真是安世之才啊這個同宗之人,他必要結識。
但是不得不承認,這種做法對諸葛亮的戰略安排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讓劉備成就大業的路上更是平添了很多障礙。之前我們說過,劉備自從叛逃了曹操以來,曹操一直就非常不滿,屢次派追兵來征討劉備。而這一次征討的追兵自然也到了荊州。
彼時劉表已經身死,他的次子劉琮,被蔡氏擁力而上位,據說他能上位還是蔡家用了那么點手段的。劉琦本來回來,想要在父親臨死之前見最后一面。而蔡夫人弟弟蔡瑁和外甥張允怕他們父子相見會讓劉表動容,從而讓劉表改讓劉琦接手荊州,于是將劉琦拒于門外。知道劉表死之后直接擁立劉琮。
聽到這里,劉表已經火往上涌,劉琮啊,劉琮,他怎么能生了一個這樣糊涂又懦弱任人擺布的兒子這不是故意要與其兄長生出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