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取得的第一個州便是荊州,這其中的過程也是比較復雜曲折。甚至有一個歇后語叫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甚至由于借荊州這一系列的恩怨,最終導致了關羽的死。
關羽的死
劉備倏然大驚,他與關羽張飛二人感情甚篤,如若關羽因他而亡,在他心里也是很難過意得去的。
所以說是因為他的謀劃不當嗎
但是事實并非如此,或者說并沒有這么簡單。赤壁之戰過去之后,曹操已經北還,派曹仁駐扎于江陵,然而經歷了一年的鏖戰,曹仁敗在周瑜手下,只能退守襄陽。而在這一年的時間門里,劉備也沒有閑著,他領兵打下了荊州南邊的四郡。
也就是說當時的局勢其實是這樣的,以曹仁為代表的,曹操的勢力仍然占有荊州南郡北部的一部分,而南郡南部已經被周瑜攻打下來成了孫權的范圍,但是荊州在南邊的四郡卻是實實在在劉備打下來的。
只不過在這個時候,因為劉表的兒子劉琦還在人世,所以劉備仍然遵從讓劉琦為荊州刺史,直到劉琦去世,他的下屬推舉了劉備作為荊州牧。
也是在這個時候孫權嫁妹孫夫人,用來和劉備增進感情,主要是捆綁兩個人之間門的關系。
當然,這位孫權的胞妹孫夫人和劉備的關系似乎也算不上太好。劉備入蜀的時候,孫權就派了人手和大船來接妹妹回到東吳,孫夫人本來想帶著劉禪一起離開,但是被諸葛亮和張飛一同攔下,只讓孫夫人一個人離開。
從此孫夫人又回到了東吳,一去不復返。
并且當時的東宮還有另外一個由周瑜提出來的計劃,就是讓孫權聯合劉備去攻取蜀地的益州,但是劉備雖然在口頭上答應了孫權,卻遲遲不肯發兵。
當然這個攻取益州的計劃,在同年的年底由于周瑜的病逝最終只能擱置。也是可悲可嘆,在江東的這片土地上,似乎經常出現少年英雄。比如說周瑜,孫權稱贊他為王佐之才,可惜他的這位大才卻三十六歲便死了。
在周瑜的病逝后,由他舉薦的魯肅接替了原本周瑜的位置,這才有了借荊州這一說。其實大概就是孫權將地盤較大的南郡南部以及武陵郡交給了劉備,而劉備則是把比較小的長沙郡等勢力范圍。
這樣看起來好像是孫權比較吃虧,但是這樣重新劃定了勢力范圍,反而其實對兩方都好。而且就算比較的不對等,這南郡怎么說也是劉備換來的土地,也談不上借。但是問題就出在了益州上。
益州牧劉璋“”
好像有點不對勁,這話怎么說著說著又說到了他身上
劉璋似乎預感到了接下來的事情比較不妙,可是他的性子就是這樣軟弱,寧可不去深想,也不愿意做好準備。
簡單來說,那便是劉備討伐劉璋,歷時三年,最終取得了益州。結果這個時候孫權以當時的分配不均,說劉備既然已經取得了益州,那就歸還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