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穩。他還是算得上運氣好的那個,托孤于諸葛先生,先生不顧他的所托,兢兢業業為大漢續命,卻絕無異心。可是就算是這樣,漢室最終還是亡在了他的那個不成器的兒子手上。
這曹家就是更慘了,想那曹操處心積慮一點一點擴大自己的地盤,并且為兒子的登基掃除障礙,可是沒傳幾代卻是帝王短命,國祚到了一個小孩子手上。這也就罷了,那兩位托孤大臣哪有一個是甘愿當人臣的啊
無論是那曹爽還是那司馬懿,他們的狼子野心都不是這一個八歲孩子能夠制衡得了的呀
曹操的臉色更加難看,曹爽狼子野心企圖篡位不假,但是畢竟他還姓曹也是曹家的宗室子弟,延續的也是魏朝的國祚。可是司馬懿這樣一來,表面上是盡了人臣的本分,可是實際上換他掌控朝堂,難保幾代之后,司馬家不會生出異心,到時候可就真的是改朝換代了。
“唉,想我曹孟德也難免有顧慮不到的事情。”
曹操重重地拍在了桌案之上,他知道他如今可以防住司馬懿,不讓他入朝,但是以后呢天幕所說,曹家幾代之后生的孩子皆是短命,作為人主還沒有勵精圖治幾年就換了一個天子,對于一個想要長久的政權來說,這是有多么不穩定。況且,曹魏當時還沒有能夠統一天下。
就算沒有了司馬懿,可是朝臣們的異心卻不能永遠防住。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人人都是忠臣志士,讓一孩子上位這是坐不穩當的,無可服眾啊
而另一邊曹爽接到了司馬懿的奏章之后,當然沒有通報給曹芳。在這種情況之下,他選擇一不做,二不休,不顧及什么司馬懿不讓他故意滯留天子車架的命令而是將曹芳車駕留宿于伊水之南,并且修筑防御工事調遣兵卒為自己的護衛。這顯然已經有開戰的架勢了。
始皇帝嬴政招來長子扶蘇,殷切地囑咐道“你且看這后世,當與相爭,各自為政,是多么大的麻煩。”
說到說到這里,嬴政自己都低低的嘆氣,他也是少時踐阼登基,不斷積蓄自己的力量才能一一鏟除呂不韋嫪毐內外亂政。倘若當時的上位者不是他,或者說呂不韋真的完成了他的那個可怕的構想,立一國之君,一本萬利。
那真的很難說,現在的大秦是多么動亂了。
而天幕也說過,在他生死之后那小兒胡亥與趙高的事。嬴政現在越發覺得,像匈奴這樣的外敵尚且可以抵御,可若是一個王朝在自己的內部根基上先亂了,那就真的是無解了。
扶蘇起身肅拜道“阿父,扶蘇謹記。”
而司馬懿也知道如果他與曹爽一旦開戰,就算最后是自己勝利了,也會讓魏國自此產生動亂,還可能折損自己的實力。最好的辦法,便是勸降。他于是派遣侍中許允和尚書陳泰兩個人一同去勸說曹爽,告訴他應該盡早歸降認罪。大抵就是做了一個承諾,說是讓曹爽等人放心,他只想要免去曹家兄弟的官職,而不是想要取他們的性命。而且他會保留他們的爵位,讓他們做一個富家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