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繼續娓娓道來,蘇扶南特意在這一段放緩了語速,如同在講一個故事。
李隆基出生的垂拱元年,他的出生并不算幸運。雖然當時他的大伯剛剛被祖母廢黜,他的父親李旦作為祖母的幼子被立為帝,母親也是四妃之一的德妃。但事實上當時其父李旦并沒有政治權力,朝廷的大權仍然掌握在其祖母也就是當時的太后武則天手中。哪怕當時的武后已經有六十歲了。
天幕之下的人聽到這里又開始議論紛紛。
“難道這又是一個漢惠帝和呂后的故事可惜啊,漢惠帝一脈沒有留存,后世的唐朝也算是一個幸運。”
“我看著倒是未必啊,那呂后當年再怎么操弄權術,也終究只有一個兒子,也是憑借著兒子成為天子獲得的權利。這位后世唐朝的太后竟然已經能操縱天子的廢立”
而劉徹卻是面色微微一變,漢家的天子皆重視母族舅父,因此太后和外戚作為皇權的延伸舞臺上發揮了不少的作用,比如漢初執政的呂后,又比如文帝生母薄太后,又比如歷經三朝的竇太后,每一位在漢初的史冊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否認皇后和外戚與皇權相輔相成,甚至一些動亂的時候是不可或缺的。
然而,若是太后過于強勢軟弱,外戚無能卻又掌握權柄那可就是大難了。比如諸呂之亂,呂后違背了高祖所定下的白馬之盟,結果招致劉氏宗親與大臣的妒恨,又加上她家那些子侄沒有多少成器的。她尚在人世的時候還能壓制這些外戚,等到他突然亡故之后,天下就大亂了。
外戚,宦官,世家。似乎治國偏重哪一方都會導致亡國啊。
而另一邊李世民微微蹙眉,說道“這李唐后世的帝王就這樣不堪大用嗎太后臨朝倒是使得,可還政就如此之難嗎到底這是這天子無才,還是臣子無能或是這外戚獨大”
不過現在天幕下的人雖然是猜疑,但是卻不覺得有多少有奇怪。
天子崩殂,主少國疑,太后臨朝,這并不是一件少見的事情。相反,即便是在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的生母輔佐幼主執政,都是當時約定俗成的習慣。
然而天幕接下來說出的話卻讓眾人震驚。
在李隆基出生之后僅僅過了五年,他的父親李旦又步入了他大伯的后塵,也被他的祖母廢黜。
魏征不解道“這這位太后到底要干些什么天子之位頻繁的變動,恐怕會傷及國本啊。”況且就算是婦人之見,一味偏心自己的幼子,也不可能多次廢立吧。
如果天下沒有武則天這一個先例的話,或許后世之人會認為女主的極限不過臨朝稱制的太后。然而偏偏她的野心不僅限于此,武則天成為太后以后就利用手中的權柄不斷地誅殺李唐宗室子弟,翦除天下李氏同姓諸王的影響力。最終引發了李氏宗親的謀反,然而平定叛亂之后,最終的結果卻是武則天改國號為周,自行稱帝。
“女人,竟然可以稱帝嗎”
“荒謬荒謬,這是亙古未有的事情她只能
以一介婦人的身份,牝雞司晨,顛倒乾坤,這是天下大亂的預兆啊”
天幕之下,李唐之前的朝代所有人無不變色驚駭,這怎么可能呢,天下就從來沒有這樣的事情啊
就連李世民聽到如此也不由得驚駭愕然,他突然想到自己的三姊平陽昭公主,在晉陽起兵之初,她也以一個女子的身份召集募兵,那樣的風采確實是絕代風華。可縱然如此,作為一位公主,在大業成就之后,她也不可能以將軍的身份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