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如他所料。
蘇扶南繼續講述了下去尹子琦雖然被暫時的打退,但是睢陽卻是不能不得到的。本來,張巡想要趁著此次大勝,乘勝追擊,攻打陳留。如果再占據了陳留,睢陽便不是孤城防守,也能有一些增援。然而,尹子琦又怎能放棄如此的好機會,他得知此事以后,再次攻打睢陽,為城而戰。
張巡攻打陳留的計策落空,無奈只能再次進行著守城的大戰。
天幕變換,時間果然改變成了這次的戰場。眼看著敵軍又臨,而這兩次的時間不過數月,倉促之間。諸位將士又有些惶恐。
張巡再次站出來動員說道“我自開元之年得中進士之后,便蒙受皇上的恩典,步步高升。我是大唐的臣子,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我既身在其位,賊兵如果再來,我只會一力抗拒,寧可以死報國。”
他這番話說的慷慨陳詞,潸然淚下,可是卻突然畫風一轉,再說“可是我也知道,諸位和我是不一樣的。因為叛軍攻陷長安,朝廷卻派遣不出兵馬,只能臨時招募于諸君。諸君如今身負戰場,可謂是為國獻身。可惜如今大唐江山零落四分五裂,朝廷的賞賜沒法發下,你們為大唐立下的汗馬功勞,也沒人能夠酬勞。我見到此情此景,實在是為之痛心。”
在場的眾人俱是心念一動,沒有想到張巡會說這樣的話,頓時感慨萬千。
然而,張巡卻又接著說道“雖然朝廷的賞賜如今無法下達,但是我作為你們這一方的主帥,也理應慰勞將士。我愿以一己之力,社牛為大家設宴,雖然這不算什么,但是也只能聊表寸心。請大家赴宴以后,隨我一同迎擊叛軍。”
有時候籠絡人心并不需要太多的錢財,肺腑之言亦可,一石激起千層浪。張巡說完這句話,立即得到了如潮水般的響應之聲。
“我等必誓死追隨主帥,為國效力,不死不休”
“為國效力,不死不休”
“為國效力,不死不休”
張巡果然是厲害,他帶領將士出城迎敵,結果叛軍竟然因為他所帶的人少而輕視嘲笑于他。結果當重新壘起鼓聲,張巡指揮的人馬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倒是顯得人事眾多的叛軍好像烏合之眾一般,一擊便敗。
可是,尹子琦又怎么可能輕易就放棄呢,時間僅僅來到了五月,他又便再一次卷土重來。而這次卻沒有直接攻城。
五月,正好是播種的冬小麥成熟的時候。
叛軍為了籌措軍糧,竟然增派了兵力在睢陽城外割麥,這樣的行為無疑是挑釁加斷絕后路。睢陽城內的糧食有限,時至今日,一無援軍,二無糧草物資。如今光靠著承諾的東西,雖然能夠支撐一時,但是卻是孤立無援,遲早會出事的。
尹子琦此番行徑無疑是釜底抽薪。
張巡自然是不可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的,可是叛軍仍然是人勢眾多,如果為做準備輕易迎敵,恐怕難以對付。
不過,張巡已然算得上是身經百戰,轉念一想,便是計上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