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次撤軍之后,睢陽不但沒有解圍,反而迎來了更大的危機。敵軍進犯可以使巧記解困,可是睢陽一無糧草,二無援軍,就這樣被圍在城里,根本無計可施。
有人要問,睢陽乃是江淮重鎮,又處于是扼守運河的樞紐,自古以來的魚米之鄉,難道就沒有足夠的糧倉嗎
本來的話是有的,但是
蘇扶南話音一頓,天幕之上的輿圖又重新顯現出來,戰事起初之時,睢陽并非是孤立無援的。睢陽糧草充沛,但是奈何,周邊的方陣不斷的要糧。
本身都是唐朝的守將,當前的情況又是大唐仍然占據下風。太守許遠就算是不情愿,也必須借糧。只是,借糧之后,這些守將又投降了叛軍。
這樣的結局使得睢陽城不但已經孤立無援,而且到了七月的時候,城內的糧草也隨之告罄。
被射瞎了一只眼睛,倉皇逃離的尹子琦又怎么能善罷甘休。
當睢陽城再度被圍困之時,守城的士卒每日只能分到一勺米,甚至只能吃樹皮草紙充饑。大家可以試想一下當時的情況,睢陽守城的將士僅僅只剩數千人,而因為長期的缺糧,這些人可不是什么精銳之兵了,甚至身體瘦弱的士兵都沒有力氣拉開弓箭。
而叛軍這邊,尹子琦可是幾度被挫,如今卷土重來,那必然會選擇強攻。
隨著天幕上的畫面風云驟變,黃昏的殘陽似血,天地之間仿佛只剩下那么一片暗沉的紅色。一陣狂風刮過,卷起滿地塵沙,漫天的飛舞。這就是此地的戰場。
高墻之后的睢陽城,看似堅不可摧。然而城垛之后的將士們早已疲憊不堪。
面黃肌瘦的守城將士甚至已經沒有背負重甲的力氣,一個個偃旗息鼓,面對手這樣的命令,幾乎是強打起精神。就連日常的守備當值也只能是強打精神。二餐減到兩餐,兩餐最后才減到一餐,最后就連僅剩的一餐能夠喝到的也不過是,熬煮成稀粥,或者這根本就不能稱之為稀粥了,不過就是,溫水里加了幾粒米的米湯。就連這種充饑果腹的東西,都是每人限量的一勺。
雖說,張巡治軍嚴謹,太守許遠盡力維持著后勤的秩序,可是在這種時候,饑餓面前,又怎么可能避免得了哄搶。況且軍中的糧草本身也是從城中百姓的口糧擠出來的,這種時候,聽拳頭說話,實在再是正常不過了。那那些搶不到吃的的人怎么辦呢
好一點的有麻雀老鼠也算是肉食,差一點的樹皮草根,或者是身上穿的皮甲,只要用煮了,到底還是可以下咽的。不然又能怎么辦呢這樣的日子,本來就沒有人管死活,如果不是自己拼命又如何能活著呢
這些東西若是在饑荒年間,逃命的難民見了,或許吃下去能勉強撐過幾天,可是,他們是守城的官兵啊,在他們的身后,守護的是大唐的睢陽,和江淮地區所有的百姓。這樣的疲憊之師,如何能與尹子琦所帶領的叛軍劇中的精兵強將相抗衡。
可是與他們身體上的疲憊姿態截然相反的
是,這些城墻之上的守兵一個個面露決然之色,仿佛即將赴死一般。這些人是為了大唐而戰,哪怕知道自己的心靈已經朝不保夕,可是仍然慷慨赴死,甚至愿意作為戰場上的一堵人墻,用身體抵擋敵軍的進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