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長,此事可是真的”
“都過去了。”劉備道,張飛還想說什么,卻是被劉備抓住了手腕,看向方鏡道,“此物中或許有些靈異應是查探過許多。”
聞言,張飛也看向了那方有些靈異的方鏡。
他早年打過黃巾,后又前去平叛,如此得了官,誰曾想后來朝廷打算卸磨殺驢,因軍功得官的都要整頓淘汰,當然,淘汰這兩個字在這之中都算是好話了,畢竟原話是沙汰,淘之汰之,沙礫在后,按照典略原話,其有軍功為長吏者,當沙汰之,備疑在遣中。何為沙汰可以說,拿頭打來的功勞,轉眼就要沒了,這放誰身上,誰受得了
在這種情況下,劉備欲要見督郵,督郵卻是屢次推脫不見,真就是刀不在督郵頭上不著急,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了鞭打督郵的事,隨后自解其綬掛在督郵脖子上,著兄弟們跑了,跑了之后,正巧何進讓人募兵,繼續當兵去了,后投靠同學公孫瓚又打下了不少戰功,被封平原相,算是有了自己的地盤,后來孔融有難,他派精兵去了,徐州又有難,援徐州,這個時候被陶謙以及徐州士族看重,也算得一方霸主了,如果劇情繼續按照這個路子走,或許劉備的人生,談不上多么坦坦蕩蕩,那也算得上平步青云了。
只可惜,命運在這里拐了彎,劉備迎來了命中大劫之一呂布,隨后他的人生再一次開始了起起落落落。
呂布背刺,投降了曹操,也或者說投降那個半死不活的朝廷,被曹操上表,封豫州牧,左將軍。
當然,這個豫州牧,左將軍,說是曹操給的,也可以說是朝廷給的,畢竟天子就在許昌,不同于曾經的打個招呼不管同意與否都不管之類的,這個顯然是更有正當性的,不過唯一的問題是有名,但是沒給地盤。
而許昌中,劉協雖然在很長時間里都是個吉祥物,但是很顯然在他能帶給曹操大義的同時,也能夠做些什么的,雖然事是一波比一波小,在數次的洗滌和時間推演之下,漢臣也是越發稀薄,但是不管怎么說,劉備在許昌的時候就參與了其中最為著名的衣帶詔事件,奉天子命誅曹操,而他參與其中,在他參與衣帶詔的那天,安穩的日子又沒了。
衣帶詔事件敗露,參與此事的大多被誅殺,劉備重奪徐州,再一次開始起起落落。
徐州再一次沒了,投靠袁紹,被袁紹二百里相迎,但問題是袁紹也是個不靠譜的,就脫離了袁紹,再投靠劉表。
他曾經作為白手起家的老板,兜兜轉轉地盤打了個精光,身邊就剩下數十人的事也不在少數,作為客將,跟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曾跟著公孫瓚平叛屢立戰功,幫曹操打袁術,跟著袁紹的時候臨走前順便滅了曹操的數千人,又跟著劉表守衛荊州。
如此一次又一次,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直到他遇見了一個人諸葛亮。
或許是老天開了眼,更是因為他不斷地站起來,從不肯放棄,這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終于等來了這個可以改變他境遇的人。
常說世有伯樂,然后才有千里馬。
而事實也的確如此,而且這位伯樂在不懈努力下發掘的千里馬,歷史證明,古往今來就這么一個,不需要同誰相比,他就是他,諸葛孔明。
在他們相遇的那一瞬間,歷史發生了轉折。
這位沒有出仕的年輕人,給他了一份人生規劃,這份人生規劃,被稱之為隆中對。也就是從那一天開始這位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老將,再一次向著自己的目標走了下去,不是像是以往那般憑著一腔熱血,一腔仁義,直覺推斷與猜測的路,這一次他的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有了這盞明燈,在接下來的數年時間,他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朝著那個目標而去。
一切并不是一帆風順,他們也曾被曹操所迫差點無路可走,身邊就剩下數十騎,一同共患難。
不過好在接下來的一切都算是向上的,拿下了荊州,后拿下了益州,這些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時間。
接下來他只需要繼續按照人生規劃繼續走下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自己率益州之眾出秦川,到時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就像是之前的那些年一樣。
他只需要走下去,就這么走下去就好。
如果一切真的這么走下去,或許真的能夠到那一天,很可惜,命運的眷顧伴隨著一切到達巔峰的時候,戛然而止。
在那一瞬間,眾人想起了最開始的那句話
“白帝城托孤。”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