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關頭,孫權趕緊派人去追回前軍,但是這個時候想大軍都已經走遠了,就算是想追也是無濟于事,遠水解不了近渴,而孫權已經被人包圍了,凌統率三百人直接沖進了包圍圈把孫權硬生生救回來,事情當前,諸將也顧不得其他了,一個個以死捍衛孫權,這要是孫權落張遼手里了,或者孫權死在這里了,那一切可就全完了。
建業,不少人也不由得憂心,也有人盤算著如果真的發生了的結果,雖然都已經知道了結果。
只不過作為一眾被點名的當事人來說,此時此刻,卻是沒辦法被這等急促至極的響動和畫面深入。
尤其是孫權。
諸將護衛,孫權跑到津橋這里,但是橋已經被張遼派人毀了。
“毀的好”夏侯惇第一個喊道
“抓住孫權”
“堵死他”
事情當前,孫權當即躍馬而下,按照江表傳中的記載,谷利在馬后,使權持鞍緩控,利於后著鞭,以助馬勢,遂得超度。
阿婆主是相信這個時候孫權的馬術很強的,畢竟,真說是這個時候稍微有點差錯,孫權也就完了。
諸將就算是死戰,都救不了的那種。
虛假的馬術大師,不定是真的,出自世語的劉備躍馬檀溪,的盧護主顯神威,真正的馬術大師,三國志、江表傳、獻帝春秋、水經注等統一記載孫權駿馬越津橋。
原本正在認真看方鏡,結果被猛地提名的劉備
而在另一邊的孫權聽著這些只感覺腦門上青筋直跳,拳頭硬的跟石頭似的。
但凡沒人攔著,孫權已經恨不得把這方鏡劈成十七八截了。
至于曹魏那邊,不由得長吁短嘆,不過仔細想想,“文遠已經做得很不錯了。”
“只是的確有點可惜。”
“那倒是。”
不過這個時候也要有人去殿后,否則后背就給別人了,凌統再一次折了回去,按照凌統傳記載,左右盡死,身亦被創,所殺數十人等到孫權過去之后,凌統方才繼續撤退,帶著盔甲就往水里跳,不得不說,一身傷,還往水里泡,潛泳過去,這都還能活,就算是孫權下了重藥,凌統這身體也素質不愧是能當將軍的人,不過后來身體肯定也扛不住了,三國志雖然記載凌統是四十九歲死的,但是也有很多人覺得凌統是在二十九那年就死了,畢竟記載還在合肥之戰后明明領了重兵,但是在后頭的夷陵之戰,這種重大戰役跟凌統可是一點關系都沒有,而且凌統死的時候,兩個孩子也只有幾歲而已,后被孫權養在自己家里,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凌統愣了一下,他家的兩個孩子,今年烈兒、封兒今年一個三歲,一個五歲,而他今年二十七。
這一切,如果沒有方鏡,如果曹操出手再早上一些,一切就發生在今年。
不管如何,孫權到底是甩開了張遼,不久之后,后頭主公被人打成這個程度,前軍的支援終于到了,按照資治通鑒記載,賀齊率三千人在津南迎權,權由是得免。孫權登船后,大抵心下五味雜陳。
戰前,孫權帶著十萬人馬攻打合肥,合肥諸將出了張遼嚇得都不敢出來,可謂是聲勢浩大,戰后,那就剩下一片狼藉了。尤其是是他自己好幾次都差點張遼手里,萬一刀劍無言,死在這里,那也要出大問題。
再看看張遼那邊,獻帝春秋記載,以著張遼的口問降兵,紫髯將軍,長上短下,便馬善射,是誰答是孫會稽,隨后張遼和樂進感慨但凡早點知道就沖上去了抓孫權了,舉軍嘆恨。
不過實際上張遼一直在追,自打張遼發現被這群人落下的時候,就開始追了,張遼傳明確記載,幾復獲權,可以說但凡甘寧、凌統、呂蒙、蔣欽這一群人要是沒那么拼命救孫權,可能孫權就已經落張遼手里了。
就這一路上,張遼絕對見了孫權很多次,從最開始的沖殺入陣中的時候,第一次不認識,第二次不認識,到后面若是還不認識,八成也能夠看著這一群大將拼死護衛讓孫權先走,大概也能猜出來了。
事后,被曹操拜征東將軍,并且曹操來這里的時候,還走到張遼戰斗過的地方,嘆息者良久。
張遼亦是威震江東,甚至出現了張遼止啼的傳說,小孩一哭,就嚇唬遼來遼來,張遼多了一個外號,張八百,與之對應的是江的那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