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當前,或許孫權會后悔,或許孫權會不甘,或許有很多或許,但是眼下的孫權沒有跌倒。
孫十萬權還能繼續。
前面打不過,孫權還能選擇背刺。
孫權需要一場勝利,一場大勝來洗清這一切,或許關羽即便是打得并非如此聲勢壯大,或許孫權仍舊會對自己這位盟友動手。
孫權之所以打荊州,歸根結底,第二次合肥之戰,就是一切的緣由。
不過孫權也顯然忘了,一切未定的時候,曹劉先打起來,那么一切不亞于自取滅亡。
尤其是孫權不僅僅搶地,還做的還很絕,具體可見關羽篇。
如果不是曹丕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再加上陸遜力排眾議堅守不戰等待天時,最后火燒連營,三國時代還沒開始,就直接少一個了。
曹丕本就已經頂著曹操那危險至極的目光,此刻簡直就是讓本就艱難的情況雪上加霜。
如果說之前是大家平等地分攤一切的話,那現在就是冤有頭債有主。
曹彰、曹真等人不約而同地選擇距離這邊遠點。
至于曹植,他倒是沒離得遠點,不過就眼下這種情況,曹植不由得站直了身板。
臉上儼然就是寫滿了,兄長不行,但是我日后絕不這么想
“”曹丕。
子建,你變了。
你不應該站出來多說幾句嗎
當著曹丕的目光,曹植面色不改,想讓他一起分擔本就不是他的鍋門都沒有
曹丕還想用目光把曹植帶進來,直接迎來了曹操的死亡目光。
“怎么,植兒臉上有答案不成”
“”曹丕。
而在建業,陸遜聽著方鏡之上的名字,不由得一愣。
孫權亦是心下一頓,陸遜,陸伯言。
雖然心下仍舊難以平靜,但是就眼下的局面,孫權到底還是深吸了一口氣,忍著怒火把劍收了起來。
“雖然此物妖邪至極,但能發現伯言大才,也是的確有些用處了,我暫且再留它些時日。”
對此,孫權是怎么看的呢
很久之后,荊州也搶了,關羽也殺了,夷陵之戰也打了,劉備都死在了白帝城了,正是諸葛亮當政,蜀漢那邊有異,說是可能背盟與魏交,以步騭、朱然為首的一大群人讓孫權趕緊防。
讓我們看到了孫權對蜀漢的態度,吾待蜀不薄,聘享盟誓,無所負之,何以致此
話音落下,成都之中,即便是還探討到底誰輸誰贏的局面,也不由得為之一頓。
“不薄”
“孫權管著叫不薄”張飛厲聲道,“厚顏無恥,欺人太甚”
“孫權小兒還真不如被張遼抓了得了。”
“無所負之,無所負之,好一個無所負之”法正也不由得被這話說樂了,“若是這也能叫無所負之,那天底下還有什么辜負之事嗎”
“由他孫仲謀來說這話,還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馬超不由得道。
趙云雖未說話,但也是有些心煩是面色陰沉。
諸葛亮的心情也是好不到哪里去。
大局當前,他其實可以想得通這么做的理由,雖然不代表能夠諒解,不過有些東西,如果真的到那個程度,也必須顧全大局,但是就這還是讓人感覺到有些心塞。
諸葛亮突然覺得,剛剛的討論很好,他也應該加入其中。
再看看一旁不曾開口的劉備,諸葛亮不由得道,“主公可是還在想剛剛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