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的事情加起來,到底還是有些忙碌。
不過好在萬事從簡,進漢中王這件事情就是走一個流程,而且是他們這邊單方面決定的流程,也不用管許昌那邊如何。
進表這東西,也就是給人看看的東西了,象征性走那么個流程。
至于結果怎么樣,自打董卓亂政后,這么多年,那都是表過就是有了。
待到忙忙碌碌結束完這件事后,一切就重新回歸了正軌。
重點就落在了那書院和造紙術與印刷術上。
至于那未知食物,早在第一天結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去尋了。
造紙術到底不是一天而成的東西,石灰水與竹子之流的比例這種東西難調,但是終歸需要時間,最終來看到底如何的比例才是最好的。
而和造紙術相比,雕版和活字印刷術,就稍稍簡單了一點。
前者顧名思義雕刻而成,就如同那石刻,后者可以用木頭,雕版也可以弄成木頭。
把一整個書籍都雕刻下來有些難,但是稍微弄些樣板過來還是簡單一些的。
至于活字印刷,也是由木頭開始,寫出字來個個排列,短時間倒是也能夠差不多出點成績。
工坊里面忙忙碌碌,男男女女,各司其職。
尤其是遠處的那位,因為過于忙碌忘我,側臉上都好像沾了些東西都沒注意到,就那么低著頭捏著竹簾在水中撈了一遍又一遍。
可謂是非常有干勁。
諸葛亮看著劉備到此當即快步走來,“主公到此,怎未通報一聲”
“本就不想打擾什么,我也就是過來看看。”
“孔明,顯然可遇見什么難題”
“算不上什么難題,只是需要些時間嘗試罷了,不是一事之時。”諸葛亮說著當即就讓人了兩塊小樣板,“這兩個本打算等再試試就給主公送過去看看,眼下倒是正好。”
聞言,劉備目光看向那小小木板,稍稍掂量了一下,向著紙上一蓋,上面頓時顯現出了字句。
雖然有些地方顯得有些斷斷續續的,但是也是瑕不掩瑜。
“過程到底有些費力,但是相比較親手抄寫,那就要省下不知道多少力氣。”劉備感慨道。
“的確,此物雖小,但卻是省了不知多少力氣。”諸葛亮道,“此物并不難,不過若非是印在紙上,也用不到此物。”
竹簡的位置顯然就是一個大關,幾乎是用不了此物,如果是布帛倒是能用,但是布帛到底珍貴,親手寫上,要比這雕版活字印刷之流,要簡單更多。
“說來那紙張,什么時候能出結果”
“如今已經嘗試了不少,一同防止其中,大抵需要很多時日之后,才能夠看得出來到底如何更好。”諸葛亮說著,指著那邊的一個又一個大缸道,“從這邊,到那邊依次遞減,到時候看哪個出來的紙張更好。”
“不過除此之外倒也用舊漿試了試,后續的方法,也有些改善,不過確實不多,有些不如日曬來得更為簡便而且容易,不過想要再輕薄,還是需要再精進一些。”
說著,諸葛亮甚至開始說那紙漿的各式不同,劉備最開始聽得還是比較認真的,聽到最后只感覺越發頭疼,甚至有些暈乎。
比那些賬目都要讓人頭疼。
諸葛亮卻是一點沒感覺到有什么不對勁,甚至興趣還越發高漲。
劉備見狀也沒有打斷,索性就這么聽著,反正能聽多少就聽多少,雖然這些東西他也用不上。
“以現在的趨勢,下一次查探或許就能夠有一些細微的差別了,到底原料不同,情況也不同。”諸葛亮道。
劉備繼續點頭。
“厚度這種東西,到底還需要老練的工匠,不過這種工匠蜀中到底還是比較少,也需要時間,以后或許會有所改善。”諸葛亮道。
劉備持續不斷地點頭。
“不過真說是要招更多的工匠,也是一項極為耗費財力之事。”
劉備剛想點頭,隨即反應過來道,“此事暫且擱置,畢竟漢中那邊剛剛平定,雖然金錢布帛有不少,成都這邊也剛剛實施直百錢不久,暫且還是盡力而為。”
“此事雖然重要,但是也盡量不要太耗費,要量力而行,況且那方鏡即將要談糧食之事,或許能夠有所改善,也或許需要消耗更多的人力心力也說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