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曹植感覺自己原本的優勢,即將隨風而散。
不,等等,還不至于隨風而散
他是因憂思過度郁結于心而方才減少的壽命。
和兄長的那個不一樣。
要是沒有這一遭,他的身體還能支撐
想到此處,曹植感覺自己頭頂上的陰云頓時消散了許多。
不過與此同時,曹植也不由得想了一下,要不也學一下二哥這些日子的行為
養生一下
嗯
曹植想了想感覺,要不,還是,算了吧。
酒他所愛也,不可或缺,父王都說了,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天下唯有美酒不可或缺。
但是也不得不說,曹丕死于三十九歲那年,還是有些讓人惋惜,且不說他的時代剛開始還沒幾年,人就沒了,他本可以做得更多,但是奈何半道崩殂,但凡他能活到曹操那個年齡,只要能夠活著,曹魏的江山就能夠穩住,只要兩代把蜀漢和東吳耗死,江山就穩了,至少不會被人給篡了。
曹奐最后還被封為陳留王,其他曹姓王,被封為陳留王或許是偶然,但是曹奐這個陳留顯然是故意的。
不過曹丕要是真的活得太長,很有可能把曹叡給送走,畢竟曹叡的歲數比他爹曹丕還短,在位雖有十四年,但是實際上總共活了三十六歲。
只是假如曹昂當年不死,或許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曹昂二十領兵隨曹操作戰的時候,曹丕才十歲,曹植才五歲。
作為長子,且由于母親早亡,寄養在丁氏麾下,更是隨父親作戰,若是曹昂活著,大概曹丕和曹植也不用爭了,別說他們長大了之后曹昂麾下早就有一套自己的班子了,就算是當時那也是在軍中各種刷臉增加威望值。
就這種情況,除非曹操真的想要去試試步一下袁紹和劉表的后塵,而且到時候鑒于曹操的活得久,曹植大概還需要和曹沖爭寵,深刻表明父親最愛的兒子這件事是有時限的,最終達成年長的,久經沙場的,有一套成熟班底的,對戰二十歲,剛起來除了父親寵愛什么都沒有的后起之秀。
當然,曹操也不是那種人,所以壓根就不會出現這種事情。
而在曹昂活著的情況下,大魏或許會迎來另一個想象不到的篇章。
不過曹昂到底死在宛城,原因是他爹調戲寡婦,為救曹操,戰死宛城。
曹操沒說話,只是沉默著。
的確,如果昂兒還在,時至如今,還需要什么選繼承人呢
只是逝者已去,不必深究了。
雖然唯一的問題是曹昂的壽命問題能不能和他的父親一樣長,畢竟曹操兒子的壽命除了個別突出,但是大多死的早,小的不說了,大的還有像是曹彰那種突然三十五歲暴斃的,不過也不是沒突出的,萬一曹昂就是那個突出的呢
曹彰看的認真,還在緬懷大哥呢,隨即發現了一個重點
三十五歲
暴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