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那后面的局面理所當然地也明白是司馬懿的成果。
不過也伴隨著這話說出來,就更加好奇為何會和逆黨混成一起了。
當然,也伴隨著這話說出,司馬懿的局面好上了那么一點。
不過眼下司馬懿卻是很難因為這么一句話而放心,尤其是聽到那名字一改的時候,司馬懿心下一頓。
哦不,拿錯劇本了,他是司馬懿。
不過這些事情,都是真的。
司馬懿,字仲達,司馬防次子,家世遠的也就不提了,就說楚漢時代就在做官,可謂是名門望族,司馬懿兄弟八人被稱之為司馬八達,個個都是人才。
早年,司馬懿名聲在外,曹操聽聞了名聲后,征召司馬懿為官,但是司馬懿裝病不干,混過去了一次,過了幾年后,再一次征召,曹操對于司馬懿的行為只有一句話,讓你來,你就必須來,不來可以,直接收監,若復盤桓,便收之。
而在魏略里面也有另一個版本,那就是司馬懿名聲在外,引來了曹洪,沒錯又是曹洪,曹洪覺得自己才疏學淺,去請教司馬懿,但是司馬懿作為曹丕日后的好友,也看不上曹洪,索性裝病,然后曹洪這個氣啊,直接去找曹操打小報告,然后曹操就知道了司馬懿,然后征辟了司馬懿,對此司馬懿扔了裝病的拐杖直接就答應了。
司馬懿沒說話,只是垂眉低眸靜靜地聽著。
反倒是曹操看了一眼司馬懿。
不管怎么說,司馬懿是當上官了,并且和曹丕逐漸交好,等到曹丕真的成王太子的時候,司馬懿也成了太子中庶子,并且在當時司馬懿、陳群、吳質、朱鑠并稱曹丕四友。
甚至據說,司馬懿當時內忌而外寬,猜忌多權變,曹操感覺出來司馬懿有雄豪志,又鷹視狼顧,還嘗夢三馬同食一槽,曹操就想要殺司馬懿,結果因為司馬懿表現逐漸比較好,曹丕又在那邊勸著,所以司馬懿才活下來了。
別的不說,只能說這種預言東西,只能說,實在是頗有劉邦是龍借腹生子的味。
至于那個鷹視狼顧,這種東西,也是實在讓人感覺不知道這到底是在夸,還是在罵,也或許是因為這個詞放在了司馬懿的身上,所以可能這個詞不見得是那么褒義。
雖然這個詞本質上并沒有出現在史書上,而是三國演義的二次加工,但是的確是歷史上有這么回事,聞有狼顧相。欲驗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顧,面正向后而身不動。
“三馬食一槽”
“鷹視狼顧”
“同高祖龍子一般”曹操聲音甚是嘲諷,“仲達,你這身份,倒是不一般。”
“懿不敢。”司馬懿躬身道。
曹丕到底還是開了口,“父王,或許這里面還有些事情。”
曹植看了眼曹丕,也不知道這是曹丕這是給司馬懿結尾呢,還是給司馬懿填土呢,大抵兩個都有,不過也或許是前者的比重更大。
不過就眼下,曹植也沒有開口說些什么,畢竟這一次,他不開口,全身而退,看著就已經能夠有很大的好處了。
真說是去踩一腳,若是這里面司馬懿確定為罪魁禍首,那邊絕對也要或多或少被牽連幾分。
不過從側面印證司馬懿和曹丕的關系很好,非常好。
當然了,其實就算是沒有這件事,他們倆關系也一樣非常好。
相比較曹操時代,曹操向剛剛拿了漢中的曹操進諫一鼓作氣把整個益州拿下,還被曹操給懟了人苦無足,既得隴右,復欲得蜀,順便在一些糧食問題,以及關羽的名震九州時候和同僚一起進言讓孫劉兩邊互掐等事,伴隨著曹丕登基,司馬懿的好時候逐漸開始了,雖然不定他的注意都聽,但是曹丕在前頭出征,司馬懿是在后頭守家的。
要知道,伴隨著曹丕當了魏王,直接給就司馬懿封河津亭侯,丞相長史。
曹丕,當皇帝,直接就給司馬懿轉督軍、御史中丞,封安國鄉侯。
黃初二年,督軍官罷,遷侍中、尚書右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