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倩回去后跟黎家人是如何相處的季南星不知道,但他偶爾也會通過新聞得知一些黎倩的消息。
看著她建造了一所又一所學校,給一個又一個被困深山里的女孩子們帶去了希望,每當國家發生天災人禍時,她所組織的慈善基金會永遠第一時間出錢又出力。
為了籌得社會的捐款能繼續助學和慈善這件事,黎明影視自然沒少利用自家影視公司的團隊給包裝給宣傳。
一年兩年或許是作秀,是資本炒作的劇本,但黎倩將這項事業堅持了一輩子,一次又一次危難時,地震洪澇等災后,都能看到那整齊的紅馬甲第一時間奔赴現場。
大慈善家,簡簡單單四個字,卻如山重,黎倩死的時候那些被她從山里帶出來的孩子從世界各地回來悼念她,不少在大災中獲得過她幫助的人,都自發為她送行。
就在她死后的第二年,黎倩的妹妹,已經是大作家的黎昕出了一本書,書名叫他是她。
書頁第一句話就是她說,不枉人間走一趟。黎倩
正文的第一段,黎昕寫出了黎倩的身份她是世人眼中的大慈善家,大家都知道她叫黎鴻謙,但只有家里人才知道,她叫黎倩,她是我姐姐黎倩。
書里自然不會寫明魂穿這件事,那就不是人物自傳而是玄幻了,很多東西不需要寫得太明白,讀者會自行腦補。
他是她這本書書寫了黎倩慈善的一生,寫了許多不為人知的事,寫了他們家庭的溫馨小幸福,也寫了她如何險些被打倒卻又一次次堅強地站起來。
書的最后,黎昕以自述的方式寫了一段對話
我曾問過姐姐,這樣的一輩子真的甘心嗎,頂著不屬于自己的名字,所有的成就和光環,甚至被社會的認可都只是黎鴻謙,一個在世人眼中優秀的,被贊頌的男人,卻沒人知道你真正的名字叫黎倩。
姐姐說,那不重要,如果男人的身份能更方便,能讓我脫離許多社會的枷鎖做更多的事,那就一輩子當個男人吧,自由的靈魂是不會被束縛住的,我知道自己是誰就夠了。
姐姐說皮囊不重要,她說她一個人被皮囊困住沒關系,但總有一天,會有千千萬萬的女性同胞靠自己的努力,得來真正的自由。
姐姐不在了,但有些東西不該隨著逝去而被淹沒,至少那些曾經得到過姐姐幫助的人該知道,他們心里真正該感謝的人叫黎倩。
黎昕寫的這本書推出后爭議極大,黎鴻謙那么實實在在一個男人,怎么可能是個女生,這一點甚至讓不少人破防,當然網絡上破防的都是一些男的,覺得黎昕是在故意抹黑男性。
就好像一個黎鴻謙就能代表所有男人,他們將黎鴻謙的光環套在自己身上,現在這個光環要被轉移到女性的身上,于是他們惱羞成怒地攻擊起來。
但也有人理性分析起來,通過一些視頻解析,其中包括賑災的畫面,黎鴻謙出席一些活動的畫面,一些神態舉止,待人接物的坐姿等來印證黎昕那本書的真
實度。
當然也有一些不知道是深扒的營銷號還是什么網絡組,將黎鴻謙早前很混蛋那些年和后來慈善那些年對比,于是推測真正的黎鴻謙恐怕早就死了,后來的黎鴻謙是假的,是她假冒黎鴻謙的身份繼續活動在這個社會上。
當然也有十分不科學的推測,例如真黎鴻謙被人奪舍了,變成了后來的黎鴻謙,奪舍的靈魂就是黎倩。
這種論調沒有能支撐的證據,但信的人還不少,這些年神神鬼鬼的事發生的可不少,尤其是一些商圈娛樂圈,大家本就迷信這些,雖然黎鴻謙不是娛樂圈的人,但他家可是開影視公司的,估計也沒少沾染一些玄學的事。
最后真真假假的結果在意的人也不多,人已經沒了,總不能開棺驗骨灰吧,愿意相信的人就相信,不愿意相信的人就不信,后來這件事也成了一件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