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差不多剛亮的時候黃旭從網吧走了出來,揉了揉玩了一夜有些脹痛的雙眼,打了個大哈欠之后,溜溜達達尋找著早餐店,看到有一家粉面館人多到都排隊到街上去了,想著人多肯定好吃,黃旭也就跟著過去排隊。
快到他的時候他看了眼老板身后的價目表,生燙牛肉面要二十八一碗,這價格放以前他是看都不敢多看一眼,但現在,他不只要了一碗生燙牛肉面,還十分闊綽地加了兩個鹵雞爪和一顆鹵蛋,還隨手在旁邊拿了一袋冰豆奶。
四十多一份的早餐,黃旭吃得別提多得勁了,他之前還沒吃過這種生燙,原來生燙的牛肉這么嫩。
看著一些穿著正裝的男男女女匆忙買了一碗粉面,或者油條包子就著急忙慌上班的,黃旭心里就生起一股愜意。
他不需要每天被繁瑣的工作掏空自己,也不需要為了那點生計奔波,都說大城市有發展,但只有身處其中才知道大城市的內卷有多磨人。
黃旭甚至開始計劃去一些比較偏遠的小鎮,找個山好水好的地方,他知道夏瑩的賬號他沒辦法吃一輩子,但能吃一會兒是一會兒,至少這幾個月從她賬號提取的錢,夠他在小城鎮舒服躺平一兩年了。
文章距離完結還有二十多萬字,一章章地發出去至少還能連載兩個月,他看到夏瑩的網盤里還有一本文,只不過那本文沒有寫完,但也寫了大半,黃旭打算自己續寫一下,要是能寫出來,就又能連載個小半年。
這樣一算未來一年的收入都有了保障。
到時候他自己寫一本試試水,反正夏瑩的賬號有讀者基礎,只要不是寫成屎,怎么都能有錢賺,如果評價不太好,或者實在是寫不下去,他再公告因為病重暫時停筆,賣一波慘,夏瑩那些富婆讀者肯定會給很多打賞。
等徹底賺不到錢了,他再以朋友的身份公告夏瑩的死亡,那又是一波流量。
人死了,但已經寫完的文一直在賬號里,只要還有讀者看,就能有源源不斷的收益,哪怕不多,在個小城鎮簡單吃喝也就夠了。
黃旭一開始是真的
可憐夏瑩,他跟夏瑩是高中同學,他還記得那時候夏瑩瘦瘦小小,父母離婚都不要她,她每天中午會在學校食堂多買一點包子饅頭,學校食堂這些東西價格比外面稍微便宜一點。
他有一次看到夏瑩拎一袋子的包子饅頭好奇問了一嘴,夏瑩說帶回去當早餐或者晚餐。
中午可以在食堂吃飯,但早上和晚上就要自己解決,那時候他才知道夏瑩父母離婚,都不管她。
高中時候他跟夏瑩之間其實沒多少交集,就最后一年當了一年同桌,對她的事知道的也稍微比別人多一點,但高中畢業之后就分道揚鑣了。
直到去年他又遇到了夏瑩,那個瘦瘦小小的女孩雖然依舊瘦弱,但明顯長開變漂亮了。
剛跟她重新接觸的時候,他其實想的是看能不能交往有沒有發展的可能,大城市的女孩看不上他,而他也看不上一些農村的,都快三十了,高不成低不就,這遇到老同學怎么也算是近水樓臺知根知底,心里難免有些想法。
只不過很快他就知道夏瑩生病了,那些想法也就打消了,他是想要能照顧自己,和自己一起奮斗的老婆,可不想找個生病的,反倒把自己賠進去。
雖然打消了那些念頭,但他跟夏瑩還是保持了聯系,當時他是可憐夏瑩的,可憐她這么多年一個人,生了重病身邊也沒個照顧的,想著到底是同學,搭把手的事,就當是日行一善了。
來往的多了,可能也是老同學的濾鏡,夏瑩對他很信任,最后發病住在醫院更是將卡交給了他,黃旭發誓,直到那時候他都沒有動過任何歪念。
但很快夏瑩就走了,剛開始他的確是想要按照夏瑩交代的,把她寫的東西幫忙發上去,然后公告她生病離世的事。
但看到夏瑩網文賬號的收益,那輕輕松松月萬的收入,他這才動了歪念,反正夏瑩都死了,這些東西放在賬戶里也只是一串數字,他之前幫著夏瑩跑前跑后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拿著賬號每個月從里面提現取款這事黃旭做得還真沒什么心理負擔,這人死了,夏瑩連善后的親人都沒有,那賬號里的錢不取出來也是便宜了平臺資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