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她卻忘了,不管這個孩子以后會如何,他現在都只是一個孩子,一個初識世界,沒有多少判斷力和認知力的孩子,對孩子來說,父母幾乎就是他的全世界。
在小孩子心中,不管多少贊美,都抵不過父母的一句話。
現代有句話說得很好,有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人用一生來治愈童年。
童年對一個人是很重要的,許多人對這個世界的很多認知,都是從童年開始的。
張皇后或許還不明白這些道理,可是看著兒子滿臉驚喜的依偎在她懷里,絲毫沒有以往一副小大人的模樣,反倒像是一個真正的孩子,都讓她心中復雜難辨。
或許自己以往對這孩子的要求,有些太高了
張皇后有些不確定的想。
張鶴齡很快就從宮里離開了,在他離宮之前,他避過人耳目,也和姐姐推心置腹一番,告訴她家里的事兒,還有他的事兒都不必姐姐操心,他已經長大了,能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請姐姐不必再幫著他和延齡求官求富貴,姐姐只需過好自己的日子,他便放心了。
同時對幾個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提出了建議,對于太子不要太苛刻,要剛柔并濟,做得好就夸做的不好就仔細教導,輕易不要在孩子面前露出失望的神色。
對朱厚煒不要太過溺愛,哪怕他以后注定了會清閑一輩子,也不能真讓他和其他宗室一樣游手好閑不事生產,最起碼做人的道理還是要知曉的。
至于對大外甥女,讓她讀書識字這很好,要繼續堅持。
張皇后對自己弟弟的話還是能聽進去的,畢竟如今在她的心目中,自家弟弟還是很有本事的,而且他是自己的娘家人,總不能害了她,因此張皇后不僅把這些話聽進去了,還都記在了心里。
之后幾日,等朱厚煒的身子骨好了一點,他就將兩個小兒女都抱到身邊讀書識字,還找朱厚照要了一本論語,每日給一對小兒女讀一讀,希望他們多受圣人之言的熏陶。
至于張鶴齡為什么讓姐姐加強對于朱厚煒的教育問題,其實這也是他沒有辦法的辦法。
歷史上的正德皇帝可是沒有生育的,張鶴齡雖然是個現代人吧,但是不孕不育他可治不了,萬一大外甥真的一個孩子都留不下,那最后老朱家可不就得指望他小外甥了嗎
若是真把小外甥養豬一樣養大,那大明朝未來還有希望嗎
這番思索雖然有些冷酷,可是卻也是最理智的處理辦法,張鶴齡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那個時候,但是他是萬萬不希望,國家會因為自己這個蝴蝶,落入更萬劫不復的境地。
張鶴齡回到張家。
先去了后宅看老婆孩子。
他的兒子才剛生下來幾個月,老婆也是剛坐完月子,他進屋子的時候,媳婦王氏正靠在榻上繡花,見他進來了,就放下了繡花繃子,想要起身迎接。
“侯爺回來了怎么不通報一聲。”
張鶴齡急忙攔住了她“別忙了,你身子骨重,何必講究這些虛禮。”
他走上前去坐在了榻邊,看到兒子正美美的躺在床榻里側睡覺,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他笑著拿了汗巾子給兒子擦了擦嘴邊的口水,小家伙有些不耐煩的咂了咂嘴,轉過頭又繼續睡。
王氏笑瞇瞇的看著這一幕,道“妾身是再沒見過侯爺這樣喜歡孩子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