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齡聽著皇帝這番說辭都愣住了,萬萬沒想到封建的人竟是我自己,看起來循規蹈矩的皇帝姐夫思想還挺開明。
“皇上深謀遠慮,是臣不能及。”張鶴齡急忙拍馬屁。
皇帝聽了哈哈一笑,拍了拍張鶴齡的肩膀“那太子的騎射就交給你了。”
張鶴齡又行禮“是。”
從此之后,張鶴齡除了每日去光祿寺上班,還得時不時入宮給太子講解一些騎射需要注意的地方。
他現在年紀還太小,先學一點理論知識,等明年了再上馬。
而張鶴齡在講解騎射知識的同時,又夾帶了一點私貨,還給太子講了許多兵法。
他可記得清楚,著名的應州大捷,就是在正德皇帝任上,正德皇帝他小人家親自指揮的一場戰事。
這孩子的確是有幾分兵家天賦的。
而太子也很喜歡這些兵法課,學得很認真,還時不時的提一些刁鉆的問題,有幾次都差點把張鶴齡給問住了。
每次上完課張鶴齡都忍不住擦汗,熊孩子自古有之,真是誠不欺我啊。
幸好這個熊孩子是自家外甥,否則太子老師這個職位還真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
等過完年,天氣暖和了一點,又等到朱厚照過完六歲生日,張鶴齡這才正式帶著他嘗試著開始騎小馬駒。
小孩很不高興,嘴巴噘的都能掛油壺了“舅舅,之前說好了騎大馬的,為何讓我騎小馬”
張鶴齡呼嚕了一把大外甥的小腦袋,笑道“你才多大點,就想騎大馬,飯要一口一口吃,先騎小馬駒,一點一點來,總有你騎大馬的時候,你看有誰能一口吃成個胖子的。”
小孩還是有些不高興,但是他到底也不是一個不講理的人,便也就任由跟前的太監抱著他上馬。
等上了馬又給那個小太監努了努嘴“劉瑾,去,將我宮里的酸梅湯端一壺過來,我騎完馬之后要喝。”
小太監十分機靈,應了聲是,就急忙去給太子跑腿了。
而張鶴齡在聽到劉瑾這兩個字的時候卻一下子愣住了。
要是他沒有記錯,那個在正德一朝,權威赫赫,鬧得文臣人仰馬翻的太監不就是劉瑾嗎
他記得之前大外甥跟前的太監不叫這個名兒啊,怎么突然就變了
張鶴齡欲言又止張口閉口好幾會,這才終于試探道“這個劉瑾是什么時候來你跟前伺候的”
朱厚照有些疑惑的看向舅舅,好像是沒料到他會問這個,他老老實實回答“就前段時間啊,之前那個小太監私底下偷偷賭博,還偷了我宮里的東西,被母后發現了,她就把那個人趕走了,然后我就挑了劉瑾上來伺候。”
竟是大外甥親自挑的
是了,這孩子一向有主意,自己跟前伺候的人,必須得他點了頭才成,之前姐姐想要幫著他挑一些老實敦厚的上來服侍,都被他全部趕走了,脾氣犟的不行。
“他服侍的好嗎”張鶴齡壓下了對日后的擔憂,假裝淡定的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