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詭異的靜了一瞬,然后便是此起彼伏的吵架聲。
以祖宗之法不可違逆的聲音是尤其的大,看那臉紅脖子粗的模樣,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菜市場打架呢。
正德帝就這么靜靜地看著這一幕,等到人都吵得差不多了,這才淡淡道“祖宗之法不可改,既然如此,那還是繼續出兵鎮壓。”
一句話,讓所有人都閉嘴。
劉健看著事情有些不像樣,只能硬著頭皮上奏“皇上,兵戈不可輕動,還請皇上思。”
皇帝卻并不買賬,只道“朕只想徹底解決這件事,難道要讓朕的子民被這些賊寇們肆意屠殺嗎”
事情就這么尬住了,一方面大家不愿意用兵,一方面更不愿意開海禁,而大臣們提出的其他建議皇帝也都不滿意,最后這件事足足吵了個多月,最后吵得皇帝火了,也終于徹底下了決心,開海禁
正德二年年底,皇帝下令,于廣州開設市舶司,準許海外經商,只是每年出海的名額只有一百個,更多的日后逐步增加。
與此同時,皇帝也往廣東派了總督,提督廣東軍務以及海防。
這道詔令在內閣沒有遭受任何阻攔,到了六科,雖然引發了一些爭議,但是經過這半年的拉扯,六科這邊也算是看出了皇帝的決心,若是封駁圣旨,只怕會真的把皇帝給惹毛了,那到時候可能就不會這么簡單了,因此糾糾結結半天,最后還是發了下去。
如此,這件事總算是有了一個定論,張鶴齡在旁邊看這么久的戲,也總算是松了口氣。
他這個大外甥,果然是個狠人,被這么多言官集體攻擊半年多,他竟也能扛得住。
當然了,張鶴齡也沒被少罵,因為他之前和東南的商人們過從甚密,因此被科道官員們攻擊,說他是為了自己的私利鼓動皇帝開海禁。
噴他的奏章可以繞地球兩圈,罵到最后就差把他罵成亂臣賊子了。
張鶴齡上書自辯的奏章就上了五道,最后甚至迫不得已上書請求辭職回家。
當然了,這里面都是有演的成分在的,皇帝當然不會放他離開。
但是這個夠他受得了,天天挨罵,完了上班的時候也不消停,還會有人找上門來找他理論,把他堵在光祿寺質問他,得虧是沒發生物理交流,不然最后什么結果誰也不知道。
現在終于是結束了,張鶴齡頓時覺得天也藍了花也香了,人也精神了。
同時他也開始緊急聯絡自己之前關系好的海商,他準備買大船,拿船引,讓皇家商隊也走向世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