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劉美那個樣子,劉娥心里就來氣,可是想著自己身邊也就這么一個信得過的,她還是忍了氣,低聲道“從此以后,不要再去招惹他了,便是看在六皇子的臉面上,也該穩重著些了。”
劉美聽到后頭這句話,心下一動,急忙躬身認錯“是臣糊涂了。”
劉娥見他認了錯,倒也沒有太過苛責,畢竟劉美是自己人,她可以教導他如何做事,卻不能真的傷了自己人的心,因此又語氣和緩道“如今情勢大好,我與官家同心,又有了六皇子作為依仗,日后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兄長自然也免不了高官厚祿,又何必與一個小小舉子為難呢我知兄長這般行事都是為了我,不過如今最要緊的卻并非這個,還望兄長能體察我的心意。”
這話說的,劉美心里立刻就舒坦多了,面上也緩和了許多“娘娘這是哪里的話,我與娘娘本是一體,本就該事事為娘娘操心,這次是臣做錯了事,臣日后會越發小心,不損娘娘慈名,”
劉娥最滿意前夫的一點,就是識時務,因此聽了這話也滿意的點了點頭“兄長深明大義,是我的福分啊。”
劉娥這邊和劉美兄妹情深,李用和那邊也把那個杏娘調查清楚了。
的確是東京城內貧苦人家的女兒,母親早逝,父親不成器,底下還有個弟弟,如今也只是四處幫閑,沒個正經營生。
從表面看起來這一家子也并沒有被人控制的跡象,因此倒也淡了杏娘是否為死士臥底的嫌疑。
只是李用和到底行事慎重一些,還是令人多盯著一點杏娘家里。
沒錯,如今李用和也是有傭人的人了。
趁著年底勞務市場繁忙,他先是雇傭了一個灶上的婆子幫著做飯,然后又買了一家人進門。
這家人姓丁,是一對父母帶著三個子女,父母兩人都是四十來歲,三個子女是一個十七八的兒子和兩個十五六的女兒,那對女兒還是個雙胞胎,長得一模一樣。
李用和想的是,安排這家的男子看守門戶以及負責車馬出行,女子領著兩個女兒幫襯家務,兒子則是作為自己的長隨,跟著自己出門。
這倒不僅是為了自己生活上的享受,而是媳婦要入門了,家里也需得有個樣子。
這次去幫著盯著杏娘的人,便是那家的男主人丁大幫著李用和找的,丁大為人沉默寡言,行事卻是踏實肯干,因此李用和對他倒是蠻信任的。
丁大也并沒有辜負李用和的這份信任,不過是當差三兩日,就將李用和剛買的馬照顧的妥妥當當。
至于這家的兒子海哥兒,性格比他父親活潑些,但是卻也是個靠得住的,跟著李用和進進出出,也從未出過岔子。
李用和聽海哥兒說,他們家之前也是在一家大戶人家做工,只是那家人后來家業敗落了,這才失了主家,后來被李用和給買了回來。
李用和當然也了解過他們之前待的那戶人家,是一家商戶,做絲綢生意的,家主幾個月前去世了,家中子女卻都大多不成器,因此家業這才敗落了。
李用和為了保險起見,甚至還找了如今還在那家當差的人的打聽了一下,果然是知道丁家一家子人的,對這一家子也盡是好評,李用和這才放下心來。
倒也不是他疑神疑鬼,只是之前劉美給他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他現在也怕,這又是劉美又拉又打計劃中的一環。
這一日李用和早起,捏著之前劉美讓人送回來的地契仔細思索半晌,終于抬手寫了一封帖子,這帖子是給劉家的拜帖,他準備親自將這個地契還回去。
這幾日他在東京的房地產市場上挑挑揀揀,也總算是找到了一棟合適的房子,雖然位置不如如今這個地方好,但是房子本身卻比這個大一些,是個兩進的院落外加一個小花園,周圍的環境也不錯,住的大多都是讀書人或是有些身家的商人,李用和看了幾回還算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