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娥看的雜書很多,就知道很多古裝劇在做服化道的時候就算講究符合歷史,往往也會以那個朝代王朝末期的風尚復原。因為越到王朝后期,越豪華精美,這似乎是古今中外通用的這一點,清宮劇大概是表現最明顯的。畢竟清王朝的統治集團底子太薄,前期服飾是真的不好看。
王朝初年的風氣,大都是簡樸粗糙而皇室就算簡樸也不能荊釵布裙,若品味不夠,金玉來湊就是必然了。
“太精致,太美好了”小宮女不是第一次看這些,但還是有感而發。
素娥見她是真心的,就沒有說多余的話也不可能說真實想法,這可是司珍司的勞動成果,只是順著說“是啊,是很美好希望淑妃娘娘能喜歡。”
東西很快就被送去欽明殿尚淑妃那里了,素娥也將這件事拋到了腦后。然而令她沒想到的是,一個時辰不到,親自帶人捧著首飾冠子去欽明殿的羅司珍回來了,還是滿面愁容帶著冠子回來的正如當初碧螺娘子說的那樣,首飾還不打緊,就照現在流行的,搞些新鮮別致的款式就行。唯有冠子,那可是尚淑妃要拿來找回場子的
之前司珍司做的那冠子,就很普通,是一頂在素娥看來,形狀有些像枕頭的頭冠,號堆枕冠。
體積足夠大,也很華麗光耀,絕對符合奪人眼球、壓倒其他人的要求呃,從素娥的審美來看,不怎么好看也是真的。
此時女子流行戴冠,素娥自己是現代人的審美,覺得那些小巧的冠比較好看,特別高大的冠就太夸張了。不過就算不喜歡,如果是真的好看,也能以欣賞的角度品味而這個堆枕冠,實在不在素娥的欣賞范圍內了。
當然,她欣不欣賞不是問題,問題是尚淑妃不滿意,叫司珍司重做。
沒多久司珍司就拿出了新設計,然后又是趕工細做,只是這回依舊沒什么用,尚淑妃還是不滿。不只是不滿,似乎連耐心也磨沒了,給司珍司規定了時間,讓在冬至節前一定要送上令她滿意的作品。
“這可不是我們娘娘為難你們,而是你們這也太不像話了難道往常與圣人、貴妃她們攢造首飾,也是這般”碧螺娘子來傳話說“冬至節時,我們娘娘一定要戴上這頂冠子,你們看著辦吧”
她的話語氣也不算重,素娥作為一個小宮女,天塌下來有司珍、典珍、掌珍等人撐著,還感覺不到什么。但再看以羅司珍為首的一干人,表情全變了,先是誠惶誠恐,然后又對碧螺娘子百般奉承,只想從她口中知道一點兒尚淑妃的想法。
素娥這才明白這一句看著辦的份量。
這可和現代社會,不能讓甲方爸爸滿意不是一個概念。那時候不外乎就是來回重做磨耐性,乙方這邊心里罵人,還要和甲方好聲好氣地說。而實在受不了這個氣,也就是不干這單了,最多離職而已。
現在的話即使尚淑妃不是后宮當家人,無法直接號令司珍司,可真要作怪為難,上下尊卑之下,司珍司可就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