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綠山水是隋唐就有的山水畫種類,特點就是主要用石青石綠著色很顯然,真實的山水不大可能呈現出青綠山水中的那種顏色。但這樣畫也不能說有問題,最簡單的,大家常用墨去畫任何東西,那些東西就一定是黑色、淡墨色的嗎
特意用石青、石綠去畫,因為這兩種礦物顏料的特質,真是既濃墨重彩,又深沉內斂,本來就非常有特色雖然從不是主流,可也算是自成一家了。
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石青石綠太過昂貴,自古以來青綠山水就很少有大尺幅,小品居多。另外,哪怕是小品,千里江山圖這樣毫不吝惜地使用石青石綠的也十分少見素娥學的是王希孟,用起石青石綠真的是手都不抖一下的。
結果就是,整幅畫煙波浩渺、云霧藹藹,山河既有凡間壯麗,又有仙境超然。層層疊疊、深深淺淺的藍綠,將畫中景色描繪的真實,又高于真實一面感慨風光自然,一面又覺得富麗堂皇,極具修飾。
除了顏色上帶來的第一眼沖擊,山水布局的巧思,還有細致處的栩栩如生,也是整幅畫成功的原因。不過,到底還是大大小小的色塊更能第一時間抓住眼球,郭敞也難免被千里將上圖那種華麗與自然完美結合的色彩給擊中。
“這幅畫道家氣太重了。”郭敞嘖嘖兩聲“若不是知道你不信這些,還當你是修道之人了。”
“不過也不一定,當初那瑞鶴圖也有道家氣你是不信道家那些的,但你自在就有道家的品格,脫俗之質宛然。”
郭敞確實很有品味,又或許是看過了太多好東西,這些都成了本能了哪怕是原版的千里江山圖,也很有道家意味。這或許和宋徽宗本人信奉道教有關,不是都有個道君皇帝的稱號么而這幅在他影響下才完成的名畫,必然會體現一些他的審美志趣
“青綠山水到這地步,這幅千里江山圖都不好歸于其中,應該單列一項,叫做金碧山水才是。”郭敞又往后退了一步,整體去看這幅千里江山圖“這些山石是以泥金勾勒繪制的罷”
“旁人這樣大手大腳地畫,倒不是說就俗了,只是畫的都是富貴已極的場面。可你這幅畫兒,縱使是金碧山水,也只覺得蒼翠厚重,金碧輝煌也轉做了燦爛壯闊千里江山四個字不是那么容易承接的住的,這么大的名號”
“但這幅畫做的極好,尺幅之間其實沒有畫出千里圖景,但氣勢何止千里大燕山河之輝煌、國力之鼎盛,都盡在其中了。”
郭敞確實非常喜歡這幅千里江山圖,喜歡到了什么地步為了看這幅畫,他接連幾日都跑到了玉殿。直到確定千里江山圖可以移動了,立刻就把畫帶走他甚至為千里江山圖專門開了一宴,讓親近的宗親外戚、勛貴公卿都來賞畫。
這有些夸張了,但并不算出格。畢竟如今民間就有點茶燒香、掛畫插花四般閑事的說法,說是閑事,其實就是雅事其中掛畫一項,就是將杰作名畫掛起來,召集同好或者親友前來欣賞當然,也可以單純是掛在屋子里,自己欣賞,其中同樣有種種講究。
民間掛畫常見,這些宗親外戚、勛貴公卿,凡是有些風雅的,誰沒參加過這樣的場合當下也不過是官家也掛畫而已,不足為奇、不足為奇啊
一開始,這些來參加的貴人們,其實對畫的興趣并不高。別說是在宮廷了,就是在宮外,一次掛畫聚會,重點在畫本身的,也是一半一半,甚至更少。有的人是附庸風雅不說,更有甚者,就是單純為了社交
現在是皇帝掛畫,那重點必然是皇帝,而不是什么勞什子的畫啊
不過當千里江山圖真的展示出來了,不少人的目光還是難免被其吸引,驚嘆聲不絕于耳。特別是一些本就懂畫的,見獵心喜,只想湊近些看,結果還被攔住了。這是怕呼出的氣太重,把畫弄壞。
好好炫耀了一遍入手了一幅珍品,郭敞回頭就晉升素娥為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