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說話能力、反應能力、理解能力等更需要有針對性培養的能力上,還會體現的更加明顯。
這和古代孩子是不是出身富貴沒有關系當然,出身富貴的孩子會養的好一些,窮人家的孩子,母親甚至沒有太多心力去管。生下孩子后很快就要重新操持家里、紡織工作等等,月齡小的時候就放在床上。月齡大了能爬了,就放到地上爬自然談不到長時間陪玩陪說話,對孩子的種種給出反應。
富貴人家會雇奶母和丫頭,這些人圍著一個孩子打轉,這種互動多了,孩子才能早早顯得機靈。但這和現代人有目的地幼教,還是不同前者的效率完全不能比的。
實際上素娥沒有操之過急,就是按照正常規律來而已她自認為養這個孩子,并不差現代孩子什么的,各方面條件甚至更好。
乳母似乎是怕素娥依舊想不通,還換了一種話術,道“娘娘,奴婢家鄉有一句俗語,叫做貴人語遲。說的就是未來顯貴的幼兒,說話都遲呢就奴婢知道,早些年鄉里有一個四歲才會說話的,如今卻是極發達的。”
“聽說是往北邊販鹽巴、藥材之類,又從北邊運來牛馬,好大賺頭是本鄉第一等的富商,如今還和貴人家作了親家”
素娥聽著乳母說了一些家鄉故事,應是半真半假的真實的故事不大可能那么有傳奇性,但是大體應該有這么個
人乳母都是從京城左近縣里選的,能在這種地方做第一等的富商,說是極發達倒也不錯。
這乳母頗會講故事,素娥和侍女們都一時聽住了。等到她故事說完了,才有侍女嗔怪道“許乳母這話說的有些欠妥當了真要是這樣,宮里的皇子皇女得多大才能開口說話他一介商賈就四歲才說話,皇子皇女們難道七歲、八歲才開口那時候皇子都要到資善堂上學了”
古代都說虛歲,所以所謂的四歲其實是三歲,不過就算是三歲開口說話,也很遲了。
侍女這話表面上是在點這乳母,實際上卻是在為她說話。這個時候點破了,大家當玩笑話,說說笑笑也就過去了就算對素娥沒有深入了解,伺候這么久也該知道,至少她不是對宮人苛刻的。
相比之下,讓人回頭琢磨出來,覺得這話說的不妥當,甚至有不吉利之虞,那才比較糟要是過不得幾日,小皇子就開口說話了,按著貴人語遲的理論,豈不是說小皇子算不得貴人了一個皇子,只要順順當當長大,沒犯天大的錯,怎么可能不是貴人
這樣的話,簡直沒法深想就算娘娘不信,說不得也會覺得晦氣吧。
素娥聽出一些意思了,笑了笑說“這些俗語都有其道理,卻又不能全信,特別是說命數那些的,大多無稽我倒不是著急,只是想著這么大孩子,平素養得好好的,能叫人。不過遲一些也無大礙,你們照看璽兒是照看的極好的。”
干脆借著這個機會,她又給負責照看郭璽的乳母和侍女發了一回賞“這孩子長這么大,一直康健極了,如今還這樣喜人,你們的功勞很大如今你們還要照看他,好吃的好玩的倒是不好賞賜,索性賞錢最實在,這些拿去吧,都攢點兒底子。”
素娥讓自己的侍女取來了一個裝著銀錁子的匣子,一人給抓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