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尖刃報的記者還沒上島之前,尚三民投稿被尖刃報選用的消息已經先一步在島上傳了開來。
原本默默無聞的尚三民,突然在123師的3個團里成了眾所周知的大紅人。
尚三民一開始還不相信自己投稿被選中的事,以為是戰友在和自己開玩笑。
等親眼看到最新那一期的尖刃報后,他這才終于相信自己真的投稿成功了。
看著自己被登在尖刃報上的文章,尚三民心情一時間激動極了。
他在投稿之前,對自己的文章并不是很有自信。
畢竟,在寫那一篇文章的過程中,他還經常碰到些會說不會寫的字,時不時就得翻查字典,或者尋求班里其他戰友的幫忙。
如果不是受到宋洛平的那一番鼓舞,他那篇文章最后的歸宿大概就是他的抽屜深處,根本不可能會出現像見報這種可能性。
尚三民一直覺得自己在團里很不起眼。
訓練成績普普通通。
性格也平平庸庸。
可看著自己登在尖刃報上的那一篇文章,他心里突然萌生了一抹自信。
他似乎也是有些可取之處的
至少,自123師成立以來,他是123師第一個給尖刃報投稿并且被錄用的人。
他辦到了其他戰友都未曾辦成功過的事。
尚三民心里唯一感到有些遺憾的,就是他沒法單獨擁有一份尖刃報。
送到島上的尖刃報數量并不多,每期也就三十來份,基本都是送到各個干部的辦公桌上。
就在尚三民暗自糾結是否要找宋洛平,詢問他能不能把這期的尖刃報轉給自己時,宋洛平主動把他的那一份尖刃報送了過來。
見尚三民拿著報紙,一副高興壞了的模樣,宋洛平也不由替他感到開心。
尚三民的投稿成功,成功將大家的目光再次吸引回了掃盲班。
無論是正在上掃盲班的其他士兵,還是那些沒有報名掃盲班但又不識字的士兵,大家都在心中期望自己能成為123師的下一個“尚三民”。
也正是因著尚三民這個典范的出現,林松島上的123師在這之后又刮起了一陣學習的熱潮。
不過,這些都是之后的事情。
家屬大院中,尚三民投稿成功的消息雖然讓一眾家屬感到有點吃驚,但大家的注意力更多的是放在大院掃盲班今天結課的這件事上。
持續兩個月長的掃盲班,家屬們身上的衣服由輕薄的長袖變成了厚重的棉襖,而每逢周日觀看掃盲班比賽的事情,也變成了家屬們的習慣。
進入冬天,天色也黑得早。
時間剛過六點半,林松島的天就已經全黑了。
而大院的小禮堂里,也早已坐滿了今天來觀賽的大院家屬。
這樣的熱鬧盛況,以往也就只有大院播放新電影時,才會出現。
掃盲班的6組家屬此刻都已經在小禮堂的舞臺后臺候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