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顧雪帶著同學過來,宋蘭梅和宋意分別朝那女同學打了聲招呼。
顧雪雖然知道宋蘭梅去駕校學車的事,但卻沒想到宋蘭梅竟然會開著車來接她。
注意到車子每一處都看起來十分新,顧雪忍不住朝宋蘭梅問道“媽,這該不會是你買的吧”
如果是其他人,顧雪肯定第一反應是借來的,但是對于宋蘭梅,顧雪比較傾向于是她自己買的。
面對顧雪的詢問,宋蘭梅笑著點了點頭。
在聽到顧雪對宋蘭梅的詢問時,顧雪的同學就已經在心里驚得張大嘴巴,現在看到宋蘭梅竟然承認了,她更是一臉不可思議的表情。
宋蘭梅本來是打算接顧雪回家,現在見顧雪身邊還有個同學,就朝她也發起邀請,問要不要送她一程。
顧雪的同學還從來沒體驗過坐小轎車的感覺,再加上她家和宋家同一個方向,所以她就欣然答應了宋蘭梅的邀請。
雖然顧雪在京師大向來很低調,但因著她優秀的成績,所以她在京師大里,其實也算是個名人。
在宋蘭梅載著顧雪她們開車離開后,顧雪婆婆開車來接顧雪的事情,瞬間就在京師大里傳了開來。
顧雪打算繼續在京師大深造讀研,她如今也已經在跟著她讀研的那位導師學習。
等到周一,顧雪去到她導師辦公室幫忙的時候,那位教授甚至也跟著打趣了顧雪這件事。
顧雪明白老師沒有惡意,只是調侃而已,所以只好無奈地笑了笑,然后將話題轉移到其他方面上去。
直到之后小汽車在京市慢慢變得多了起來時,顧雪婆婆開車來接她的事情,才在京師大漸漸淡了下去。
隨著經濟的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開始慢慢得到提高,家里的電器也逐漸多了起來。
在郁沁的帶領和管理下,
電器廠的規模和經營范圍不斷得到擴大,甚至開始生產起冰箱和電風扇等家電產品。
電器廠每生產出一款新產品,郁沁都會讓人給郁家和宋家各送一件過來,于是兩家就這樣擁有了電視、冰箱等現代化家電產品,生活也隨之便利了許多。
1982年,6月。
這一天,宋意從外交學院回到家后,笑著跟宋蘭梅和顧雪宣布了一個好消息。
她要上電視了。
而且,還是上電視教大家學英語。
聽到宋意這個消息,宋蘭梅和顧雪頓時都好奇地追問宋意,詢問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而在聽完宋意的解釋后,兩人也都瞬間恍然大悟。
自打改革開放后,許多外資都紛紛涌入華國,但國內的外語人才,尤其是英語人才卻非常稀缺。
再加上國家去年又宣布,允許民眾自費出國留學。
于是,學習英語在民間就漸漸成為一種熱潮。
而為了滿足社會對學習英語的需要,增加應用型外語人才的儲備,教育部和華國電視臺就決定在華國電視臺播放一欄名為英語與生活的教育節目。
這檔節目是通過模擬具體的生活場景,進行英語對話,好讓觀眾能夠學以致用,學會在生活中應用英語。
由于外語人才很是稀少,而要拍攝好這檔節目,勢必又需要參與英語對話情景的人擁有卓越的口語能力。
所以,教育部和華國電視臺就將目光放在了華國外交學院和華國外國語大學這兩所學校的學生身上,在這兩個學校進行了內部評比。
在經過層層嚴格篩選后,電視臺最終在兩所學校里共招了4個學生。
宋意在這4個學生之中,雖然年級最小,但英語運用能力卻是最靈活的,因此也被電視臺選為了情景對話的主角。
因著宋意的出演,宋蘭梅和顧雪她們也得知了英語與生活這檔節目第一期的播出時間是周日晚上六點。
在宋蘭梅和顧雪她們的期待中,終于到了周日這一天。
還沒到六點時,宋蘭梅和顧雪等人就都已經坐在了家中的電視機前等待。
大家都迫不及待想要看到宋意的身影出現在電視機屏幕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