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媽消息靈通,反應還挺快,一見王來娣父女三人,即知道王來娣來的目的,握著王來娣的手笑著說:“來娣啊,我知道葉蘭葉榆都是平行端莊的好孩子,長的也好,只是現在這情況你也知道,僧多粥少,單身的工人小伙子可不是那么好找。”
葉蘭羞澀低頭,除了羞澀外,她更多還有難過、害怕、期待等等之類。
被點中的葉榆,在這種事情上仿佛缺了根筋,臉上比誰都鎮定,心態上也純屬于吃瓜圍觀人群,與葉蘭是鮮明對比。
一大媽頓時心里有數。
又聽王來娣先是一頓猛夸:“一大媽這你是過份謙虛了,咱們胡同里誰不知道你作媒好啊,不止咱們胡同,我一同事住的胡同也聽說過您的名字,可見您人脈是真廣,附近胡同里哪家單身的男男女女您不知道”
這才說:“葉榆才十七歲,還沒到領證年齡呢,這一團孩子氣,我和他爸準備多留她兩年,蘭丫頭已滿十八歲,她從小和杏丫頭一樣乖巧懂事,有委屈也沉在心里不說,下鄉我們如何都不能放心。”
言罷,再含糊提了兩句李偉報名下鄉的事,說葉蘭很傷心,把葉蘭相親這事兒全都攔到他們當父母對孩子心疼的事情上,盡量穩住葉蘭的名聲。
“蘭丫頭也是我看著長大的,哪里能不疼她,我曉得,”一大媽也了解葉家的需求,她強調一下,“現在這情況你們也懂,蘭丫頭條件不錯,肯定有人選,但因人擠人,這對對方的要求肯定不會有以前高。”
王來娣忙說明白,然后在一大媽的挽留下,母女三人離開。
今天第一件事情解決,剩下便是去質詢知青下鄉的事情。
一路上,王來娣還在和葉榆再三確認,葉榆的答案不變。
三人先去見葉杏。
因葉杏在上班,不是在家里見的,而是在她工作的廠里見的,來廠門口跟保安說一聲,保安通知葉杏來廠門口來接。
并非葉家不愿意登親家門,主要是這個時代都講究勤勞是美德,廠里一個星期能有一天假不錯了,還經常有人搶著免費無常加班,除去特殊節假日與晚上,拜訪者與被拜訪者很難調整時間,而知青下鄉咨詢又不等人,只能這種形式拜訪。
這種拜訪模式也不是獨例,廠門口的兩名保安已經非常熟悉。
保安還記得廠內全部員工的名字,一問是葉杏親屬,他馬上聯想到葉杏是廠主任的兒媳,麻溜讓另外一人去通知葉杏。
等待期間,他也對母女三人也是客客氣氣,還講了葉杏不少好話。
不一會兒,葉杏就出現在廠門口,穿著一套整齊的藍色工衣,她問:“媽,今天你們怎么來了家里可還好衛國有調皮嗎”
葉榆已經很久沒見葉杏,留在記憶中關于葉杏的形象都是她們仨姐妹同住時,葉杏溫聲細語的模樣。
葉杏現在也是既溫柔又漂亮,但已不再是曾經的花季少女。
這并不是說葉杏年齡有多大,她現在也不過二十多歲,放到未來讀研究生的都還沒畢業,正值青春綻放期。
主要是連續生育對她的身體傷害不小,三年抱倆對女人來說絕對不是一件件好事,再加上當媽后自己給自己在精神上長輩,葉杏看上去比她真實年齡長了好幾歲,臉上也不復從前的膠原蛋白滿滿。
也因此,一碰見,葉榆問的第一句是:“姐家的倆小蘿卜頭鬧人不”
“他們很乖不鬧,有媽在家里幫著照顧呢,也不累人。”
葉杏一如既往地報喜不報憂,臉上始終掛著溫和的微笑,讓人很難摸清她的話是真是假,唯有在提到兩個孩子的時候,她眼里的歡喜明朗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