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習慣寶書語錄并學會自主衍生的葉榆隨口一說:“婦女能頂半邊天,兩個包裹算什么”
路人甲膝中一箭:心塞。
“說的好”那位幫了路人甲的熱心大嬸啪啪啪熱情鼓掌,附和道,“這位女同志年紀輕輕覺悟很高,一看就是積極向上為國為民投身農村共建農村的知青同志。”
路人甲膝蓋又中一箭。
“”過嘴不過心的葉榆也默了,面對差點兒把她當作榜樣的熱情大嬸,禮貌笑了笑,但沒再開口。
又有后面的人等著,這并不是個談天說地的好地方,幾人陸續上車。
這個時候的中包車沒有座位號,座位先到先得,也不講超載,特殊情況時旅客都擠到站不下才罷。
好消息是現在不是春節,壞消息是因知青下鄉人也很多。
好在葉榆與親人們告別的干脆,力氣大行李放的也輕松,上車算比較早的,尋了最后排靠窗的位置坐下。
大概又過半個小時左右,車輛才終于啟動。
出了燕京市不久,路逐漸顛簸起來,因路過于陡峭,有人暈車了,一個人暈車不吐還好說,一吐能傳染半車。
葉榆不怕顛簸,但嗅覺過于靈敏,非常慶幸自己找了最角落位置。
這兒可以偷偷用空間異能給自己鼻子外圍圈了個半個隔離通道,盡量呼吸窗外傳來的新鮮空氣。
如此熟練地躲避法并非幸運,而是從末世學來的。
眼睛也看向窗外。
窗外路過一畝又一畝秋收的土地,北方種的多是小麥、玉米、紅薯,還有大豆、土豆、南瓜、蘿卜、白菜等,但在這個季節要么已經收完,要么正在種。
秋天綠色少。
等終于看見綿延起伏的青山時,葉榆不由直了直身體。
燕山并非單指一座山,而且多座山組成的山集合體,總長三百多千米,海拔在五百米至兩千米之間,燕山地貌多變,其中包括常見的溫帶森林資源。
葉榆在末世時走過很多地方,見過許多比這茂密的森林,熱帶雨林乃至原始森林,但她那時不太喜歡因變異生物太多而危機四伏的森林,眼前的綠色她很喜歡,和平的森林代表著相當豐富的資源。
北方的植被比南方少,但這不意味著沒有,而動物們更是不用擔心,在沒有人類干擾下它們的生存能力很強大。
中巴車距離青山越來越近,最后在山下不遠處的一小鎮停下,這個小鎮叫平泉鎮,也是這趟中巴車的最終目的地。
期待值飆升。
靠近平泉鎮,車上的乘客也越來越少,到最后只剩下不到二十人,當中又有十幾名來自燕京市的知青。
路人甲青年亦在其中,那一位熱心大嬸竟也同路。
不是知青的大嬸一下車便離開了,走的時候還對葉榆揮揮手笑了一下,待人群散去,只剩下十幾名知青去鎮上公社與來自其他省的知青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