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小麥時間把控很重要,一點小雨并不能阻止村民們下地干活,反而還被催促抓緊點兒干,等天冷了地里的苗竄不活。
今天大隊照常上工。
葉榆今個兒這一身衣服補丁也挺多,屬于舊衣拼接的干活衣,王來娣手藝都拯救不了那種,至于時尚根本無稽之談。
換上從桂花嫂那里買來的草鞋,站起來走兩圈,鞋果然輕便舒適不硌腳,唯有缺點在鞋底比較薄,更容易壞;再戴上斗笠,麻繩繞下巴一圈系上固定住,即使有動作大或有風也不怕掉,干活更便利。
和昨天一樣出了門。
路上遇見的人衣著打扮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戴著斗笠,也有還披上整套蓑衣的,一眼望去,非常具有時代特色。
只是即便和村里人差不多的衣著打扮,葉榆看起來還是很不一樣,人群中一道亮麗吸睛的風景線。
村里愛美的小姑娘和年輕媳婦兒只覺得她好看,長得好看,走路好看,于是也偷偷學著把自己的背挺直,腰也挺直。
刷一下又縮了回去,耳朵尖還有點紅,悄摸摸看看周圍環境,見不止自己一人這么干,也就理所當然起來。
鮮活青春的姑娘們本來也都不差,自信起來便各有各的美。
四個知青葉榆屬于話最少的,不常笑,有壁有距離。
但仍然有社牛過來搭訕:“閨女,今天怎么只剩你一個人”
又有個年輕小伙子幫忙回答:“我知道我知道,其他幾個同志請假去鎮上了,早上看見他們往外走。”
“他們這是回家了”
“才來一天,這不可能吧”
“有什么不可能,地里的活干成那樣,簡直是糟蹋,白長那么大的個子,要是我,一頭栽進糞坑里淹死算了,哈哈哈,也不知道咱瘸腿大隊長怎么挑知青的。”
前面的人多是好奇,頂多在添有一兩分嘲笑,但末尾講這一句話的人分明是不懷好意,惡意滿滿。
葉榆擰眉,目光橫掃過去。
她看見一個上竄下跳的青年男人,衣服穿的不錯,沒打幾個補丁,偏偏相由心生,三角眼越顯刻薄,大笑時露出參差不齊的顆尖牙,越發讓人討厭。
周圍人都叫他“王老三”。
這是王家溝,姓王的一抓一大把,排行老三的也多的是,能以“王老三”辨人,幾乎可以確定是老村長家。
葉榆替王家溝的村民慶幸。
當上村長的不是這樣一個又蠢又毒的小人,這算是毀祠堂廢所謂德高望重舊習、搞人民自主的一個小優點。
可能因有附和笑聲,給了這人自信,蹦跶得老歡了。
葉榆懟他:“說的對,不能日犁百畝地,舉起村社五百斤大石磨,砍千百斤過冬柴火,的確白長那么大的個子,這要是我,一頭栽進糞坑里淹死算了。”
聲音分貝并不高,但穿透力十足,且口齒清晰,一下子傳到眾人耳中。
“”
笑聲戛然而止。
這里誰能一個人日犁百畝地、舉起五百斤石磨、砍千百斤的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