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圍觀者笑了。
還有活潑的年青人歪了樓:“葉知青,這精神損失是個什么費啊”
王家可能曾經真為王家溝干過一些實事,但也沒少干缺德事,風評實屬于毀譽參半,近些年更是毀大于譽,因此并非全部村民都站在他們一邊。
而且更多村民純屬于圍觀熱鬧,他們不一定非站在哪一邊,剛才他們笑了,現在他們也笑,只要好笑他們都笑。
“紅色精神懂不懂大隊是我家,和平你我他,團結友愛,共建美好家園,任何挑起群眾爭端的都是惡劣壞分子”葉榆東拼西湊,瞎扯一通,末尾敲重點,“我們知青下鄉是為了學習和建設鄉村的,沒道理被人舉著鋤頭砍,哪怕不是知青這也是故意傷害罪,要不去鎮上公安局問一問”
這年頭隊里的事情絕大多數都隊里解決,很少有難道公社的,知青張口閉口的公安局唬住不少村民。
包括前村長。
王老二不要看他叫的鬧的這么大聲,真正做主的還是王老二他爹。
而且大隊長又不傻,更不可能站在一直和自己作隊的王家,當即定下王老二賠知青一塊五或二十斤糧食。
一塊五肯定買不夠二十斤糧食,十斤都不夠,但這是在掙錢不易的村里,細糧且不說,紅薯粗糧還是能拿出幾十斤的,何況王老二這樣家庭條件不錯的人家。
此事且作罷。
葉榆勝了前村長和落選村長,堪稱一戰成名,再加上她昨早還懟過七大姑八大姨,名聲在村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包括她一腳踢飛王老二五十幾幾十米十幾里。
村民們也不瞎叫她閨女或姑娘,至少當面都叫“女同志”或“葉同志”,還有人聽信越傳越離譜的謠言繞著她走。
葉榆本來也不是性子多合群的人,這樣一來即便好奇也沒人來打聽或詢問其他知青的事情,耳朵落個清靜,不是不知道有人背后議論,但這與她何關
白得二十斤糧食。
葉榆只覺得今天天氣可真不錯,雨后的山村縈繞著泥土的芬芳。
干活也超有勁兒。
與桂花嫂的配合也是滿分,她們各自的工分也是最高的10工分。
桂花嫂覺得自己純粹在蹭白工,既不好意思,也心生感激,只想著要趕緊把葉知青需要東西編出來才是。
桂花嫂也聽說上工路上的事情,她當然是站在葉榆一邊,卻還是對葉榆表示擔心,“惡語傷人六月寒”,這一句俗話自打她丈夫去世后才深刻了解。
自在無束活著的葉榆,也成為她現在最羨慕和佩服的人。
今天的綿綿秋雨雖然不大,但一直沒停,再加上地全部都犁完了,下午下工的時間比昨天還早一些。
葉榆去王老二家把二十斤糧食拎回知青點。
不出意外,二十斤糧食都是紅薯,但她一點也不嫌棄,這樣的好事多來幾個多好,可惜王老二似嚇破了膽,去他家時躲在屋子里不出來,不能再薅幾次羊毛。
那一腳是不是有點重可她十分之一的勁都沒使出呢王老二沒留下啥明顯的后遺癥就是證明。
“哎,有點可惜。”
葉榆把紅薯放在廚房,回到房間,從屋里拿出一些主要由王來娣備的上門禮,放入背簍,背著它們走親戚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