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主意還沒打消呢。
韓景這個愣頭青也是什么都沒聽出來,憨憨附和讀書好啊。
可能是知青們壓根沒想到那里去,花菲菲、徐飛也沒聽出來。
葉榆反省一秒自己是不是不太純潔。
不一會兒,四頭豬被隊里十幾個青壯年趕了出來,為首的是幾個彪形大漢,其中一個正是王老二。
這大概也是王老二的高光時刻。
他揚起脖子,走路腳也抬得老高,還在腿腳有傷的大隊長面前轉了一圈,刻意顯擺,一副趾高氣揚的小人行徑。
徐飛感覺很不適,問:“豬都是我們自己趕到鎮上嗎”
“王家溝在山里,有至少半截山路,拖拉機什么機根本進不來,只能這樣;靠近鎮上的幾個大隊地平坦,就有農副站的人親自去收。”劉紅梅說起這個來也是羨慕,靠鎮公社的隊有諸多便利,這只是其中之一,正因如此,那些大隊也相對更富裕。
葉榆:“想富裕,先修路。”
“吃都吃不飽,哪里有錢修路啊”另一位村民插入進來,他的話得到更多人的贊同,“這山路也不是不能走,趕個豬能有多麻煩,不必那么費心費力。”
“會有的。”葉榆記得燁國可是當了好長一段時間的基建狂魔。
很快,十幾個人攆或抬著豬走在最前面,趕集的隊伍緊跟其后。
村民們差不多是如履平地,閉著眼睛都能走,一路上都在磕磕叨叨,花菲菲、韓景、徐飛雖然已經走過兩三次,仍舊不熟練,好在幫他們忙的人可多了。
其他村里的知青可就沒這么幸運。
半路上,他們遇見兩名正緊緊抓住地上雜草往半坡上爬的女知青,可能是不留神踩滑掉灌木叢里了,十分狼狽。
花菲菲的人緣好人脈廣,和她優秀的記憶力脫不開關系,隔老遠就奮力揮手,“秀秀,春嬌,這兒,這兒”
楊秀秀兩人確定站穩后,才抬頭望去,心臟嚇了一大跳。
這么大一群人
若不是蹦蹦跳跳的花菲菲笑容燦,她們一定倒頭就跑。
而當王家溝的村民們熱心地將楊秀秀和趙春嬌拉上坡,又把她們背簍掛在隊里的驢車上,還有人扯了幾片箸葉讓她們擦手擦臉,兩人卻仿佛更懵了。
她們是誰
她們在哪兒
他們在幫她們
“麻煩叔叔嬸嬸了,你們人真好,”花菲菲嘴甜道謝,又轉過頭問,“秀秀,春嬌,你們也去鎮上嗎其他人呢怎么沒看到。”
楊秀秀二人終于回過神,看了眼好奇和熱心的村民,欲言又止,止又欲言,反復多次,終于開口:“何哥他們在村里呢”向隊里請假,大隊長沒批。
村民們不太能讀懂空氣,只覺得這些知青都和韓景他們一個樣,還好奇打聽:“你們哪個隊的啊你們隊今天不去農副站交豬嗎你們豬有多少斤”
“紅旗大隊,”楊秀秀尷尬笑了笑,“大概一百多斤吧”
“喲紅旗大隊”有村民驚呼。
“紅旗大隊啊,咱們公社數一數二的大隊,他們隊自己有拖拉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