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葉榆糊弄學應聲上線。
她當然還會翻南山,甚至去南山那邊的山那邊的山,但不會是為了村民,升米恩斗米仇,這也是末世人親身經歷的血與淚,今年她都不會再當著村民的面殺野豬。
為了轉移話題,葉榆又指了指地上的野豬,閉上眼睛,簡明扼要地說:“上交,分豬肉。”
分豬肉
豬肉
肉
立馬有小孩子歡呼起來,連大人們也個個開心議論起來。
有藏不住事兒的已經當場計算自己能領多少斤豬肉,這樣的熱鬧仿佛到了過年結算工分或者分年豬的時候才有。
大隊長的話又被人群議論聲給堵了回去,他看一眼鎮定的葉榆。
行吧,這家伙前腳他提出天天吃肉吃獨食會讓人眼紅,原以為她多多少少會避著點,后腳便獵得一頭野豬上交。
俗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村民們分得葉榆獵得的野豬肉,對于知青點天天頓頓冒肉香的事兒,再有意見也得掂量一二。
這大概就是拉全村人下水。
當然也有其他辦法,比如把野豬上交公社,但這個辦法哪怕大隊長都不會同意,畢竟上交公社能不能分下來那可難說,即便公社長非常公平,分下來也少了十幾二十分之一,這冤大頭的事兒誰干哦。
大隊長確認葉榆的想法后,對大家伙說:“行,趁著現在豬肉新鮮,麻煩村會計稱一稱,按照人頭分給大家,十二歲以下小孩的分大人的一半。”
更熱烈的掌聲響起。
葉榆雖然很摳,但還是考慮到一個生產隊有好幾百人,挑得野豬里的大頭個,四百來斤,每個人都能得個一斤半兩。
人頭多的家庭得的越多。
野豬稱斤重過后,村里技術最好的殺豬匠站了出來,在幾位村民的幫忙下,剝皮、拆分,又將豬分出肉、骨頭、下水、豬血、豬油等幾大類。
野豬沒有多少肥肉,油也少,因是葉榆獵殺的野豬,油和豬血一并給知青點,豬下水也分了知青一半,剩下才是豬肉。
村會計會用秤一斤一斤稱重,每家每戶都端著盆或拎著木桶排成長隊領肉,排隊的時候,他們看著豬肉的眼睛都在發光,好多小孩兒吸吮著手指流口水。
這是知青入村以來,村民們第一次直觀地面對知青的本事。
他們對知青的好感更是噌噌噌上升。
雖然目前只得利于葉榆,但好感從葉榆蔓延至全部知青,甚至于葉榆的姥爺姥姥他們一那大家子。
王狗剩夫婦倆聽到同隊的人一直在夸外孫女,也是笑缺了牙,雖然他們有怨過葉榆太大方,有好東西也不知藏著掖著,也不來孝敬長輩,但在外人面前,那絕對是一副與有榮焉的模樣。
輪到王家人領肉的時候,他們都要強調一句:“這是我孫女表妹小姨獵的野豬,那個,還有后腿肉嗎”
至于韓景、徐飛、花菲菲三人倒沒有這么顯擺,直到端著一盆肉回去,他們還有點暈暈乎乎的。
回到知青點,為了避免被二次追問,葉榆搶先一步開口:“豬下水豬血壞的快留不得,菲菲,你會處理這個嗎”
花菲菲下意識回:“草木灰可以處理豬下水臭味,豬血要用生姜水浸泡,我一個人干不了,需要有人幫忙才行。”
葉榆:“韓景,徐飛,你們還愣著干嘛幫忙啊。”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