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聽說這文被登報非但不需要花錢,還能掙錢。
圍觀的一位大嬸家有親戚在郵局,消息最靈通,她親戚說親自看見帶眼鏡那個知青從信封里取出錢,聽說好幾十呢,快抵得上他們一年收入。
也不知道其他隊里的知青行不行,有人娘家也在鄉下,也來了三、四個手不能提、腳走不動路的知青。
這是根本沒用對地啊這王家溝的知青咋這么厲害呢
趙社長把報紙上的內容又大聲朗讀一遍。
徐飛寫的本來就激情昂揚,尤其是把當時韓景和花菲菲的“演講”場景完全還原出來,末尾還有升華主題。
當時,王家溝的人能聽得熱血沸騰,為知青們拍紅了雙手。
如今也能。
到后面,趙社長每念一段,都有人啪啪啪熱烈鼓掌,吸引過來的吃瓜群眾越來越多,掌聲越來越響。
甚至有人也開始偷偷上前兩步,詢問看上去最好說話的花菲菲和韓景,這標題里出現的“紅梅贊歌”怎么唱,他倆也順利把這首歌安利給了整個平泉公社。
也因為這報紙上的內容,徐飛終于能平復心情,坦然接受自己的優秀。
此外,雖然郵局沒有知青報,但平泉公社社長那里有訂購。
花菲菲終于也親眼目睹自己的文章,在報紙的正中下方,也算是黃金板塊,還有以前她只聽說過的名人寫文夸獎他們王家溝的知青。
她非常自豪,接過報紙,自個兒聲行并茂地朗讀。
徐飛的文章可能還有圍觀群眾聽不太懂的地方,花菲菲寫的他們都能聽懂,下地喂豬,可不就是他們經歷過得事兒嗎自然也更讓人共情。
情緒值低點的直接抹眼淚珠子,言:“知青都是些十幾歲的小年輕,背景離鄉那么遠,我想起我遠嫁縣里的閨女,一年才能走一回親戚,有啥苦都只能自己憋。”
“縣里距離咱公社可比知青家距離公社近多了,縣里的生活可比鄉下好多了,你閨女是去享福的,知青們是下鄉受苦的。”
“都是好孩子啊,哪怕再吃苦受累,還笑得那么燦爛,笑起來怪好看的。”
“都是單純的年輕人,剛來鎮上,有兩個知青給我家二娃吃糖呢”
“我家閨女也有”
更多本地人開始學著站在知青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而當他們心理不再那么排斥的時候,自然也能看見知青的不少優點,比如年輕、有活力、善良、熱心等等。
公社社長也對徐飛和花菲菲大加贊揚,稱他們為知青榜樣,也不用等年會,當下發了一個帶有五角星的搪瓷杯和一支鋼筆分別給二人作為獎勵,讓他們再接再厲。
對于韓景投稿失敗和葉榆并未投稿也沒失望,因為徐飛和花菲菲的文章中,二人出現次數都不少,而且都有不同的能耐,前者陽光積極,后者干活一把手。
公社社長對于他倆也相當鼓勵,一人給了一本有五角紅星的筆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