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野蒜,又叫小根蒜,拿來拌豆腐、炒臘肉、炒雞蛋都好吃,以及野生姜,這都是天上掉下來的純天然無污染調味料。
實際上,葉榆對于野菜并不全部認識,現在的植物圖鑒與末世差別很大。
但她早有準備。
她不懂,村里人懂啊,村里娃娃誰不是挖野菜長大的
“西山竹林東山菇”,東山的野菜也一樣竄出來了,村里的女人老人小孩已經開始在東山挖野菜,葉榆陪著去了好幾次,在他們的幫忙下,認得的野菜越來越多。
但葉榆基本上不會在東山摘或挖野菜,主要是她食量過大,她在東山挖,其他人挖得的數量肯定減少。
天知道葉榆花了多大的自控力,才把一座山的野菜留給王家溝村民,若是放到剛剛重生,這幾乎不可能。
村里人不知葉榆艱難的心理歷程,對她的印象更好了,還說等再暖和一點,教她辨別五花八門的可食用菌菇。
這感情不錯
葉榆在西山就沒那么多顧忌了,即便西山也住有少量人家,但她如果什么都顧忌,也不是這個性子了。
但凡見到野菜,基本上都不會放過,幾乎是以推土機的模式往上爬,她還從來沒有爬山爬這么慢的。
葉榆有儲物空間,儲物空間里時間無限趨于靜止,又是真空環境,根本放不壞,自然是雁過拔毛,獸走留皮。
除了野菜,還有野果,不過現在的野果只有刺薹、酢漿草、茅草根、覆盆子等,歸在野菜里面也沒什么問題,只是生吃可不可吃、好不好吃的區別。
有一些更像水果的野果,諸如燈籠果、拐棗、桑萢兒、桑椹果、火棘果等,現在有點酸,還是做好筆記,等成熟一些再來。
葉榆知道自己記憶很強,但山里野果實在太多,為了以防萬一,除了在腦中畫左標地圖外,還拿出筆記本涂涂抹抹。
可認真了,笑死,不知道的還以為搞什么地理科研。
若是花菲菲三個見到,怕是會嚇死,葉榆竟然也有做筆記的一日。
為了吃啊
不奇怪了。
當葉榆登頂南山,已經是兩個半小時以后,為了遮掩異能,身后的背簍也裝得滿滿,側面還掛了一些獵物。
坐在山頭不知等多久的護林員王老爺子知道她的收獲絕對不止這些,他基本上能猜到葉榆有一些讓人想破腦袋都搞不清楚的奇怪本事,指不定涉及更微妙玄學。
沒辦法,葉榆薅南山獵物太狠,作為護林員的王老爺子不可能不關注,但讓她放棄薅南山更不可能,只要沒親眼目睹,就死不承認。
王老爺子也無心揭穿。
葉榆的食量確實很大,但動物會繁衍、野菜也會再長,南山還不至于養不活她一個人,只要她不滅種不滅根,遵循狩獵原則,他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老爺子在烤紅薯,分我一個唄”葉榆笑嘻嘻湊了上去,距離午飯兩個多小時過去了,肚子又余了小半空間。
“走走走。”王老爺子沒好氣地瞪她一眼,這丫頭上輩子是周扒皮吧
嫌棄歸嫌棄,但還是丟了她兩個,除了紅薯,還有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