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訂的樹苗也會一批又一批定下,距離約定的返程時間還剩四、五天,在商都市農副站干部的熱情邀請下,葉榆與韓景在農副站員工宿舍住了下來。
白天,其他人上班時,他倆出門閑逛。
有時一塊兒,有時又不一塊兒,有時候會開車,有時不開車,還有半天,還開車去郊外把兩位司機師傅也一并搭上,車第二天晚上才去又開回來。
整個過程,韓景也不太明白為什么。
但他很信任葉榆,對于葉榆身上的錢與票比自己多得多也不問,以葉榆的本事,這不正常嗎他已經不把葉榆當個人看,就差點香供起來。
古時,甘羅十二歲出閣入相,李賀六歲高軒過,項羽力能舉鼎,諸葛孔明足不出戶知天下葉榆懂真多也正常,神人和人本來就不是一個物種。
若是葉榆知道韓景把自己與這些名人相比,只會自嘆不如,她不過多活了一世而已,光說年紀,就是這些真正天才的數十倍,何況她還踩在未來巨人的肩上。
但葉榆不知道,她能確認韓景值得信任,便放任自己的收藏癖偷溜出來,沉迷于四處買買買當中。
先在本地國營商店買買買,除了糧食與副食外,還花九十五塊買了一塊國產梅花牌機械手表,這樣以后不再需要一直借花菲菲和韓景的表看時間。
實話說,梅花牌手表質量確實不咋地,不是不愛國,主要是時下國內的零件技術與組裝真跟不上,不管是瑞士表,還是羅剎國的海鷗牌都更經典,還有收藏價值。
而且九十五塊以這個時代的物價來說,真的很貴,三轉一響的自行車、縫紉機,哪怕收音機都比它更保值。
但瑞士表和海鷗表只能當藏品,誰也不敢光明正大拿出來,這么一看,梅花表哪怕未來需要修補用個十年也勉強還行。
葉榆和韓景還合買了一臺收音機,本來葉榆準備一個人買的,但韓景覺得這個收音機肯定是知青共用的,甚至于當老師的花菲菲和徐飛用的更多,非要出一部分。
也行。
只是收音機還比手表貴幾十,韓景再富裕花了也剩不下多少,半夜咬著筆頭,開始寫文章,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從沒想過他也竟然有花空心思掙稿費的一天
由于葉榆過份沉迷于購物,除了在國營商店購物外,還去很多工廠,用貨車當敲門磚,交換一些瑕疵品,甚至于單個人喬裝打扮,去附近村莊收購不少的糧食蔬菜,連野果野菜都不放過。
這真的很難不引人注意。
于是乎有眼紅者舉報給當地gh,革會的人上門時,韓景心跳都無了,同手同腳走路,臉上故作鎮定,實際上耳朵根子都紅了,心虛寫在臉上和眼睛里,看得出來,他真的不會撒謊。
正因如此,也讓gh的人認定他們有貓膩,反反復復查了n遍。
但始終沒查出什么超出范圍的物品。
最貴的也就那手表和收音機,但手表可是見義勇為的獎勵,錦旗大喇喇擺在那里,收音機是為希望小學買的,由四位知青合資,有什么問題嗎
葉榆神色平靜,與gh的人對上目光也不恕,甚至倒打一耙:“懷疑知青,懷疑人民,你們就是這么為人民群眾服務的嗎”
“”
葉榆和韓景的人緣不錯,可能眼紅的人也出于這些人當中,但至少明面上,農副站為他們說話的人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