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景將他們領到今晚住的房間。
張青黛、謝丹紅和花菲菲一塊兒住大間,花菲菲雖然曾經因房間選擇事情與葉榆慪氣,可真多了倆室友,她有覺得有一點點不適應,甚至還會羨慕葉榆的小單間幾分
才不會,假象,假象。
郝見山住東屋某一間房,是他的固定住所,韓景說村里有一位手藝很好的木匠老師傅,隔天可以麻煩他幫忙打些柜子、置物架之類,還有村里很多嬸嬸奶奶的竹編藤編手藝不錯,可以買些生活必備品。
話說,這些他們當初還是跟葉榆學的,葉榆比他們更懂生活。
至于剩下七人屬于暫住,項燕和項星星、白蓉蓉也住西屋大炕,其他人挑東屋的兩間房合住。
他們明天或者后天會搬走。
韓景承諾去幫忙,還說花菲菲是養豬能手,豬圈她最熟。
院里打整蔥的花菲菲聽到后立刻回:“新修的豬圈并沒有完全養豬,用的是新磚,比我們知青點更牢固結實,只是可能一需要割分一下,二需要保持通風。”
還有,雖然現在是春天距離冬天很遠,但盤炕一事不可馬虎。
林老爺子項老爺子都說太麻煩他們了,若非這四個年輕人,他們今晚未必能夠住到知青點來,歐老爺子最不擅言辭,憋了許久,說出讓自己孫子好好報答的話。
韓景撓撓頭笑回:“這有什么,不過舉手之勞而已。”
林老爺子他們可不認為這是舉手之勞,對于項燕來說,這算是救命之恩,她摸了摸已經退燒的額頭,又擦了擦眼角的眼淚,默默捏了捏女兒的手。
不一會兒,花菲菲、徐飛的飯菜煮好了。
因人多,主食還是紅薯雜糧,煮了八、九個玉米,小孩兒們一人一個,病人一個,剩下的歸葉榆。
花菲菲還用土豆做個土豆泥,炒了土豆絲,煎了土豆餅,土豆易種又不貴,可做的花樣還賊多。
菜這邊有鮮嫩的春筍,炒了點臘肉,再加上香椿炒蛋,這倆算葷;
麻辣蘿卜干這個拿出來就能吃,簡單夠味兒;涼拌的馬蘭頭、刺嫩芽、鵝腸菜、地木耳等,都是山里的野菜,哪怕掐的嫩芽,也會有一些澀味,乃至于苦或酸,但花菲菲舍得放料,把它真的當蔬菜來做,而不是飽腹野菜,辣的或不辣的,味道都還挺好。
還有血旺,以及一大鍋的燉雞高湯,里面煮了不少的蔬菜。
實話說,這對于葉榆的日常伙食來說有一點點清淡。
問題是今晚都確認了聚餐,實在不適合再為葉榆單開一桌,而且人實在太多,他們不可能靠葉榆一個人承擔這么多人的伙食,葉榆也不是個傻大方的。
再者,人多口雜,也怕漏了風聲。
花菲菲對葉榆眨了眨眼睛,葉榆也眨了眨眼睛回她。
兩人的打機鋒除了韓景、徐飛,其他人都不懂,對于其他人來說,這樣的飯菜已經非常豐盛。
有菜有肉,有雞有肉,哪怕過年,也吃的不能比這更好了。
對于下放農場的七人來說,他們已經近一年沒有聞過肉味兒,當花菲菲徐飛還在煮飯的時候,他們在院里忍不住口水分泌,肚子咕咕咕咕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