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楊楚搞不清現在是什么狀況。
她回到家以后想了很久,最終用邏輯把這件事捋順了。
首先,不排除于瑜是個壞男人。那他搬走、給她錢、把她拉黑,很好理解,他有了喜歡的人,但察覺出楊楚對他有好感。于瑜急忙跟她撇清關系,寧可給她一筆錢,也不想她再繼續誤會他,繼續糾纏他。
非常不喜歡這個猜想,所以楊楚認為它是站不住腳的。
她更相信自己的第一種推測。倒回去看“合租”這件事,于瑜當初選擇跟她合租是因為什么他出手這么大方,一定不是因為她家的租金便宜選擇跟她合租。那他只能是,看上她了,或者他是美人魚想找她做任務。基于于瑜完全沒占她便宜,她送上門他都不碰她;前一個選項排除,那他只能是美人魚。于瑜把錢留給她,因為他心里在意著她,不愿意她多出錢在房租上。
思考的結論是,不論是哪種情況,楊楚都不應該聯系于瑜了。
如果于瑜不是美人魚,那么楊楚不應該聯系他了。他去追逐自己的幸福,她已經打擾他到人家都把她拉黑了,她再找他就真的像個不要臉的瘋子。
如果于瑜是美人魚,楊楚也不應該聯系他。他是美人魚,那他的美人魚同事那天肯定是找來到家里了。楊楚不了解美人魚的具體事務,但她猜測于瑜收到了新任務。也正是那天之后,他對她的態度大變,并且開始否認所有關于美人魚的事。
她的家可能不再適合他居住,她發微信和接近他可能都會被他同事那樣的人監視。所以,他選擇跟她斷聯。如果于瑜對她有情意,他勢必比她更了解狀況,等著他來聯系自己才是對的。
這一套“勸自己不要再做無用功”的邏輯,楊楚用上全部的理智,盤了整整三天。
后來,她沒有繼續想這件事,因為她沒有時間了。
三天后,假期結束,楊楚回到公司上班。
春節期間沒有回復的工作群、工作郵件,如嘩啦啦落下的雪片。
被壓雪山底部的楊楚卡在工位上動彈不得。大腦沒有空間留給私人情感,她必須把自己的情緒壓得薄薄的,去應對繁重的工作任務。
實習生小瑩越來越能干了,經過這段時間的歷練,她已經成了能獨當一面的楊楚的得力助手。見她這邊忙得不可開交,小瑩挑出了她能解決的活,主動替楊楚分擔。
午飯,楊楚和小瑩一起在工位上應付了。
點的外賣送來都涼透了,吃起來油汪汪的,膩得難以下咽。一邊工作一邊吃飯的午休,根本不算休息,哪怕肚子不餓了,精神仍是萎靡的。
渾渾噩噩撐到下午,到了公司的下午茶時間。楊楚看了看時間表,離下個會議還有一會兒的空閑,趕緊讓小瑩去休息。
“去喝個咖啡或者茶吧,等會兒再繼續。”
小瑩沖她點點頭,離開了工位。
楊楚也不在位置上呆著,她去了茶水間。
早上的公司集體
大會,她稍稍留意了一下,沒看見于瑜。
下午他會到公司嗎業務部和設計部共用一個茶水間,她想著過去那里碰碰運氣。
咖啡喝了兩杯,茶點吃了三塊。楊楚在茶水間呆滿了十五分鐘,見到了不少業務部的同事,但于瑜沒有來。
仰頭喝完杯里的咖啡底,楊楚失落地趕往下一個會議。
不止是剛上班的那天,后來有很長一段時間,楊楚都沒在公司里見到于瑜。
楊楚一天最愛干的事,變成了去茶水間喝咖啡。
她總期待走進那里的時候,能恰巧碰見他和同事在聊八卦;她總期待某一個抬頭,他忽然走進來,他們不期而遇。
找了些機會,楊楚陸陸續續地問過一些業務部的同事。有人說于瑜被外派學習、有人說他在休假,也有人說他被領導帶著出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