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吟和沈以星去學校超市買了兩根冰棍,一人一根地吃著,邊吃邊晃蕩著回教室。
路過宣傳欄時,二人紛紛停下腳步。
高三的考試實在太多,百名榜沒法實時更新,上面的排名竟然還停留在上個學期期末十校聯考的成績。
商從洲位列第一,陳知讓是第三名。
沈以星說“時間好快啊,他倆竟然就要畢業了。在這個學校里,除了這個百名榜能看到他倆,就再也找不到他倆存在的痕跡了。”
她向來無憂無慮,鮮少有這般心思細膩的時候“同桌,你說,等他們畢業了,還會有人記得他倆嗎”
“會的。”
“啊”沈以星恍然大悟,“那些喜歡他倆的女生,可是她們的喜歡,會在看到下一個心動男生的時候,就轉移了。”
青春時期的喜歡是那樣的干凈,不摻雜任何物欲,單單因為那天陽光正好,微風不燥,你和光一同出現在我的視野里。
喜歡就是喜歡,毫無道理可言。
青春時期的喜歡又是那樣的脆弱,會在下一個轉角,被下一道光照耀之后,喜歡隨之轉移。
沒有人相信十七八歲的喜歡,單方面的喜歡,能持續多久。
得不到回應的喜歡,是山谷的一陣空響,回聲幽幽,被風吹走,消散在風里。
書吟注視著面前的男生。
她是所有人眼里的乖乖女,溫順,聽話,成績拔尖,說話輕聲細氣。喜歡扮演的角色,是淹沒在人堆里。
她的青春,平凡又普通,沒有談過戀愛,沒有逃過課,甚至上課的時候都沒怎么開過小差。
真正的情緒隱藏在平淡的面色之下。
商從洲,我做過最大膽的事,就是不為人知地喜歡你。
我沒想過要喜歡你多久,也沒想過什么時候要放棄你。反正,就這么喜歡了。
六月七號,高考第一天。
天氣悶熱,空氣仿佛膠著成團,黏熱的水汽糊在人的皮膚上。
書吟搭乘公交去醫院接奶奶出院。
奶奶住院近一個月的時間,醫生終于安排她出院。
書吟替奶奶整理好東西后,下樓繳費。
工作人員回答她“63號床的住院費已經結清了。”
書吟愣了幾秒“結清了”
工作人員“嗯。”
身后排隊繳費的人催促著書吟,令她沒有時間追問。
她疑惑地上樓,問奶奶“您交了住院費嗎”
換來奶奶更茫然的面容“我不是讓你去交住院費的嗎”
書吟安靜了好一會兒,而后,扯了抹笑,答非所問地回答“啊,對,我交了住院費。”
住院費繳納完,又得等醫生過來。
書吟心存疑惑,隨便找了個借口下樓,重新回到繳費窗口,和工作人員詢問63號床的住院費是誰結清的。工作人員一天不知接待多少個人,哪還記得這件事,不耐煩地說“不知道,你別影響別人繳費。”
到頭來,書吟還是沒問出個究竟。
奶奶雖然能出院了,但是腳上仍打著石膏,不方便坐公交。
書吟買了輛輪椅,推她上出租車。
回家的路,經過附中。
學校外路況靜謐,連夏蟬都很配合地不發出一絲聲音。
車窗降下,涌進來一陣又一陣夏日熱浪。
校外站了許多家長,滿懷期待又一臉焦急地等待著子女答卷。
書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或許她什么都沒想。
她掏出手機,看見朋友圈有新動態。
新動態的頭像很是眼熟,于是她打開朋友圈。
最新一條朋友圈動態,來自于翁青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