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和武惠妃此時也不急著下棋了,二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好奇,干脆就命宦官將棋盤撤了下去,看著李長安里里外外的忙活。
其實也沒有準備多少東西,只有一套茶具和一壺沸水罷了。比起大唐人那一堆碾茶羅茶煮茶的茶具來說要少太多了。
“此注子倒是別致。”李隆基指著小巧可愛的瓷壺贊賞道。
注子就是茶壺的別稱,唐朝還沒有專門用來品茶的紫砂壺,只用用來盛熱水的大茶壺和酒壺,這一套茶具是李長安專門找匠人燒制的,主打的就是一個品味高雅。
李長安先用開水洗了一遍茶具,一邊洗一邊給二人解釋,“這叫做溫杯。”
又將茶葉投入茶壺中。
“這叫投茶。”
將第一遍倒進去的茶水再倒出來,“這是醒茶,就是洗干凈茶葉上的東西。”
李隆基津津有味的看著李長安板著張小臉忙活。
李長安又將茶壺內注滿水,對著茶杯上下點了三回,“這叫做鳳凰三點頭。”
青色通透的茶水就安靜地躺在了茶盞中,散發著縷縷茶香。
“鳳凰三點頭,這個名字倒是頗有意境。”武惠妃贊了一聲。
李長安笑著將兩杯七分滿的茶水推到武惠妃和李隆基面前,期待的望著兩人“阿爺阿娘嘗一嘗,要小口品嘗才能嘗出香味哦。”
武惠妃率先端起茶盞小抿了一口,挑眉詫異“入口醇厚微苦,細品卻有甘甜,竟有些道家韻味。”
因著李隆基喜歡道教,武惠妃對道家也頗有了解。
“哦”李隆基也端起茶水輕抿一口,面露贊賞,“先苦后甘,的確有道韻。”
李長安得意“這可是我特意獻給了阿父和阿母的新茶此茶的茶樹是大慈恩寺的大師親手種下的,只用豆蔻少女采集的露水灌溉,不染一絲塵埃,還常年有文人墨客在側吟詩作賦,常年浸染于文氣之中,今年一共也沒收獲多少,如此制出的第一批新茶,大半都在此處了。”
第一批茶一共才炒了五十斤,剩下那四百多斤都是后來炒的,不算是第一批新茶,李長安這話也不算謊話。
李隆基微微頷首,也不客氣“那這些茶葉朕就收下了不過朕也不能白要你的茶葉,朕可答應你一個條件,你可有所求”
武惠妃攥著茶盞的手指驟然一緊。
李長安仿佛并未察覺到武惠妃心中的緊張一般抬頭看著李隆基,一雙眸子中滿是喜悅。
“什么要求都可以嗎”
李隆基瞧了李長安片刻,而后輕笑“你想要什么”
卻沒有正面回答是不是什么要求都可以。
李長安樂了,拉住李隆基的袖角,撒嬌道“兒想要一個大田莊,要在長安附近,至少要有一百三百畝田地”
又怯生生看了李隆基一眼,小聲補充“其實一百畝地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