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約好了要同孟夫子一并去踏青,馬可備好了”
荊州的長史府邸中,張九齡喚著小廝備馬,自己已經換了一身方便騎馬的胡服。
看著小廝獨自去牽馬,張九齡心中卻難免升起落寞之意。
前些年他出行向來是前擁后簇,哪次出門不是十幾人相隨,無數人爭先恐后為他牽馬,便只為湊到他身前,讓他多看一眼自己。
如今落寞了,也只能自己牽著匹馬,和門下同自己一樣落寞的幕僚一起出游。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不過短短幾年時間,他已成了無人關心的棄臣了。
外頭的日光正好,張九齡卻忽然沒了游玩的興致,他看著大好的風景又想到了被貶至此的自己,不由輕嘆一聲
“美人何處所,孤客空悠悠。”
一時之間,疲憊感瞬間涌上心頭,幾乎要淹沒了這位為大唐奉獻了終身的老人。
“咣當咣當”
“咣當咣當”
張九齡皺眉,聽著敲門聲。
誰這樣沒禮貌,老夫正在這感傷著呢,在那那么用力的敲門干什么,影響老夫作詩的心情。
可如今家中的小廝被他使喚去牽馬去了,他赴任荊州也只帶了這一個書童,無奈之下張九齡只好自己去開門。
“老師,我來找你啦”
門外卻站著烏泱泱一群人,為首的正是笑的一臉純潔無辜的李長安。
張九齡被忽然出現在自己家門口的李長安震驚了片刻。
“你”
“沒錯,就是我,老師的學生,李長安”李長安得意笑道,“老師府邸這么偏遠,還好我聰明又機智才能順利找過來。”
張九齡聽著李長安熟稔的語氣,目瞪口呆“老夫何時成了你的老師”
“先前在信中說好的呀,若是日后能再有緣相見,張先生便愿意我跟隨你學習。”李長安還直接從袖中掏出了證據。
還是數月前張九齡和李長安的通信,李長安言辭熱情的吹捧張九齡的才華,并且說只恨自己被困在長安沒有機會向張九齡學習圣賢之道。
而一向好為人師,又習慣說漂亮話的張九齡頓時寫信回復“其實我也很想讓公主當我的弟子,只是太可惜啦,我們相距數百里,我沒有那樣的榮幸擔任公主的老師。”
李長安又回信說日后必能再有再見的一日,到那時候她必定會親自向張九齡請教圣賢之道。
張九齡只當做李長安是安慰他,畢竟他是被李林甫排擠出長安的,恐怕這輩子都回不了長安了,出于禮貌他就又給李長安回了一封客套信
然后現在,他以為自己這輩子再也見不到的李長安,正拿著這些證據上門找他要名分來了。
張九齡“”
我就出于禮貌客套客套你怎么還當真了。
李長安不僅當真了,她還拉著自己的全家一起過來了。
既然張九齡也是他的老師了,那四舍五入張九齡和沈初就是忘年交的好友了,給自己好朋友做一下考前輔導很合理吧
那再四舍五入,裴素裴蕓也是他的好友,給自己好朋友找塊地種糧食也很合理吧
在幾步外,一個牽著瘦馬過來尋張九齡的中年男子看著這幅場景不知所措。
“子壽兄”
原來子壽兄邀了這樣多的人一同去踏青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