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沒有。”張九齡表情微妙。
只是旁人都是拼了命的往上爬,李長安這等放著正一品的公主身份不用,反而想要當一個不入流村正的人,張九齡活了六十年,也是頭一回遇見。
“村正也需要登記在冊。”張九齡提醒李長安。
她總不能拿著公主的身份證明去官府登記。
李長安迅速改口“哦,不是我想當村正,是孟浩然想當村正。”
張九齡“”
夢想是隱居田園,睡到自然醒的孟浩然會想當村正那可是個懶得連幕僚都不想當的家伙。
“孟浩然不也寫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嘛,可看孟夫子還是有為官之意的。“李長安振振有詞。
“老師在此等我一會,我這就去問孟夫子愿不愿當村正。”
兩個時辰之后,李長安就拉著迷迷糊糊的孟浩然回到了張九齡的書房。
張九齡看著一臉懵懂的孟浩然,揉了揉眉心“你怎么也陪她胡鬧。”
“大鵬年少,亦有憂國憂民之志,我又豈有推脫之理”
也不知道李長安到底給孟浩然說了什么,孟浩然
語氣激昂,面上還帶著慷慨之色,仿佛不是讓他去當一個小小的村正,而是讓他去當大唐的宰相一般。
張九齡沉默了,他答應了孟浩然的請求,隨意找個了借口打發了孟浩然,把李長安留了下來。
“他性格單純,你莫要欺負他。”
李長安大驚失色“這可是孟浩然,我敬仰都還來不及,怎么會欺負他呢”
從春曉到過故人莊,這可是她從小背到大的詩人。
張九齡狐疑的看了李長安一眼,勉強相信了她,揮揮手讓她離開了。
最后孟浩然也沒有成為村正,而是成了一個縣令。
唐朝施行科舉制和察舉制并用,太宗曾下詔,五品以上的高級官員可以舉薦人選出任縣令,所舉薦的縣令也屬于高級官員的政績之一,若是所舉薦的縣令犯了罪,舉薦人還要被連坐。
荊州是上州,荊州長史是從五品上的官職,正好能有權力舉薦縣令,加上荊州刺史是張九齡的熟人,所以任命孟浩然為縣令一事頗為順利。
這位荊州刺史說起來李長安也認識。
“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就是出自李白寫給這位荊州刺史韓朝宗的自薦信與韓荊州書。
只是這位韓荊州以舉賢才聞名,最后卻也沒有舉薦李白。
孟浩然也不知道自己本來只打算做個村長,為何最后卻成了縣令。
本來自由自在的做著幕僚,忽然就成了終身制的大唐官員。
直到走進衙門的時候,孟浩然依然是懵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