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這事情不是一兩日能辦好的。”李長安道。
現在她雖然在寧村有了些名望,可就這點名望還不足以讓保守的唐朝百姓將家中的雞鴨和錢財拿出來和她一同辦鹵味鋪子。
李長安一開始就沒打算她出本錢組織人手。
她出錢容易,幾貫錢幾十貫錢甚至千金她都能拿得出來,可這些都是屬于外部資金扶持,就算做成了事也只是她的個人本事而沒法當作普適經驗。
不過這事情也用不了等太久。
荊州山多,雖然沒有高山,但是小山不少,山上有野獸,盡管不是每一座山上都有老虎和豹子,可大部分山上都有野豬。
這個季節正好是野豬狂吃狂喝積累脂肪準備過冬的時間,山上的東西不夠吃了,野豬就會跑到村子里偷東西吃。
野豬什么都吃,谷場上堆積的糧食,村民家里養的雞鴨鵝,菜地里種的菜,甚至是他們家里的籬笆,被發現了也不逃跑,若是人少,它們還會追著人拱。
寧村旁邊的山上就有一大群野豬,隔三差五就跑到寧村搶東西吃。
尤其是今年,野豬的數量比去年多許多,還有母豬帶著小豬崽子來偷吃,要是不處理,說不準餓急了眼的野豬冬天會進村吃小孩。
寧村村民怨聲載道,早早就找上了村正希望他找人打豬,至少也應當讓野豬數量少一些。
村正卻根本不管此事,甚至還攛掇這些人來找李長安,他早就看這個縣衙派來的特使不順眼了,更重要的還是她居然敢勾結寧成,給自己難堪。
他非得讓這個小娘們知道什么叫做強龍壓不過地頭蛇。
李長安卻順勢就接下了此事,第二日就喊來寧成準備組織人手準備抓野豬。
“咱們先在山下野豬必經之路上設陷阱。”李長安指揮著寧成和幾個同他親近人家的漢子挖陷阱。
“這能抓著野豬嗎”一個男人邊挖陷阱邊嘟囔,“某還沒挖過陷阱哩。”
這時候獵人是一門家族傳承的手藝活,就跟木匠鐵匠一樣,世世代代在家族內部傳承,輕易不往外透露。
挖陷阱這手藝還是李長安從孟浩然那學來的,孟浩然年輕時曾在鹿門山隱居,山中野獸多,他跟友人學了一手挖陷阱的技能。
寧成對李長安很有信心,他瞥了那人一眼“過幾日你就知道李娘子的本事了。”
三天后,李長安就帶著寧成等人從
陷阱中抬出了三頭又肥又壯的成年野豬和七只小豬崽子。
一共挖了七個陷阱,只有三個里面有野豬,另外四個里有兩個里面是野雞和兔子,另外兩個被不知道什么動物弄塌了,那七只小豬崽子是和一只母野豬在一個陷阱里發現的,估計是母野豬先掉了進去,小豬崽子不知道逃跑,一個接一個跟了下去。
這一堆野豬抬回村子頓時引起了轟動。
李長安讓人把其中兩頭大野豬拉到縣上賣了換了六把弓弩,那只母野豬與小豬崽子則是分了讓參與挖陷阱的幾人各自拎回家吃。
羊肉那是有錢人才吃得起的好東西,普通人也不介意野豬肉臊,反正只要是肉就比糧食好吃。